忽蒙漢詔還冠冕,始覺殷王解網羅。日比皇明猶自暗,天齊圣壽未云多。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聞道百城新佩印,還來雙闕共鳴珂。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時。倚玉甘無路,穿楊卻未期。更慚君侍坐,問許可言詩。
寥寥深夜雪初晴,樓上云開月漸明。池中片影依稀見,簾外清光遠近生。皎皎晴空疑破鏡,廣庭積素偏相映。
水波文襖造新成,綾軟綿勻溫復輕。晨興好擁向陽坐,晚出宜披踏雪行。鶴氅毳疏無實事,木棉花冷得虛名。宴安往往嘆侵夜,臥穩昏昏睡到明。
憂國憂民
一別蘇州十八載,時光人事隨年改。不論竹馬盡成人,亦恐桑田半為海。鶯入故宮含意思,花迎新使生光彩。為報江山風月知,至今白使君猶在。
休為建隼臨淝守,轉作垂絲入洛人。罷閱舊林三載籍,又開新歷四年春。云遮北雁愁行客,柳起東風慰病身。漸喜雪霜消解盡,得隨風水到天津。
縉云新命詔初行,才是孤魂壽器成。黃壤不知新雨露,粉書空換舊銘旌。巨卿哭處云空斷,阿鶩歸來月正明。多少四年遺愛事,鄉閭生子李為名。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文日,黜落至公時。倚玉甘無路,穿楊卻未期。更慚君侍坐,問許可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