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作意觀仙鯉,未得清閑自在身。近日孫歸娛膝下,擬拚三日奉高人。
燈火樓臺欲下,笙歌院落將歸。冰瓷金縷勝琉璃。春筍捧來纖細。飲罷高陽人散,曲終巫峽云飛。千萬修合斗新奇。須帶別離滋味。
誦君盈軸三山詠,喚起前回二紀游。老我無因重一到,時將佳句洗昏眸。
秋聲又向耳邊鳴,轉眼平頭六十人。最是讀書難久坐,不甘空負百年身。
藤床竹簟稱羸身,獨臥空齋絕點塵。更有池臺堪卻暑,一生清苦愧先人。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瀟湘瘴霧加餐飯,滟滪驚波穩泊舟。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溫風在山谷,青紫班芳妍。浩然春公心,不作彼此偏。其來初無像,榮事亦自然。云容淡如鶴,草色齊膩煙。
松間風未起,萬葉不自吟。池上月未來,清輝同夕陰。宮徵不獨運,塤篪自相尋。一從別樂天,詩思日已沉。
幾年辛苦與君同,得喪悲歡盡是空。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開一夜風。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
竹錫銅瓶配衲衣,殷公樓畔偶然離。白蓮幾看從開日,明月長吟到落時。活計本無桑柘潤,疏慵尋有水云資。今朝回去精神別,為得頭廳宰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