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永慶的詩詞(17首)

    1 《題永慶壁有雱遺墨數行》 宋·王安石

    永慶招提墨數行,歲時風露每凄傷。
    殘骸豈久人間世,故有情鍾未可忘。

    2 《後陵永慶院在大西門外不及一里蓋王建墓也有》 宋·陸游

    陵闕凄涼俯舊邦,恨流袞袞似長江。
    穿殘已嘆金鳧盡,缺落空余石馬雙。
    攫飯饑烏占寺鼓,避人飛鼠上經幢。
    阿和乳臭崇韜耄,堪笑昏童束手降。

    3 永慶寺松風亭》 宋·董天吉

    長松蔭禪宇,柯葉何橚槮。
    清風一披拂,奏作綠綺琴。
    虬龍舞空祠,鸞鳳相與吟。
    眾籟起幽聽,太虛本沉沉。
    悠然亭中人,宴坐歡妙音。
    心聞得深悟,明月生東林。

    4 《烏目山五題·永慶寺》 宋·李堪

    巖扉開早涼,谷鳥紛遠翔。
    花氣濕幽徑,磬聲清上方。
    云生松澗底,泉落蘚池傍。
    我有遺榮意,移時坐石床。

    5 《題永慶覽勝亭》 宋·張景脩

    衙城直上有煙巒,亭在懸崖絕壁間。
    幾個白頭忘歲月,一生青眼看江山。
    秋風落木樓臺出,暮雨籠沙鷗鷺閒。
    珍重京西繡衣使,作書題榜許追攀。

    6 《示永慶院秀老》 宋·王安石

    禪房借枕得重欹,陳跡翛然尚有詩。
    嗟我與公皆老矣,拂天松柏見栽時。

    7 永慶院送道原還儀真作詩要之》 宋·王安石

    歲暮青條已見梅,余花次第相爭開。
    淮南無此山林勝,作意春風更一來。

    8 永慶僧舍松風亭》 宋·梅堯臣

    誰按黃金徽,滿指清風度。
    但聽松上聲,不知松間趣。
    野僧何所樂,樂此數株樹。
    寧邀俗客來,草綠澗西路。

    9 《過永慶院》 宋·梅堯臣

    荒涼舊蘭若,古屋兩三重。
    庭下已無柏,澗邊唯有松。
    石階生薜荔,香座缺芙蓉。
    化俗似禪衲,破來縫石縫。

    10 《留別天寧永慶乾明金鑾四老》 宋·陳與義

    我生能幾何,兩腳疲世故。
    忽破巴丘夢,還尋邵陽路。
    窮鄉得四老,足以慰遲暮。
    勝事遠公蓮,深心懶殘芋。

    11 《宿吉州永慶寺》 宋·徐照

    古邑溪邊寺,吟人愛寂寥。
    少僧齋室廢,乞食釣鄉遙。
    鐘韻含霜氣,樓檐近斗杓。
    漢時銅鑄佛,瞻禮到今朝。

    12 《游永慶寺》 宋·舒岳祥

    慘澹蕪城暮,蕭疏野樹寒。
    登山不憚遠,反恐下山難。

    13 《慶余思永冠》 宋·游九言

    圣經陳冠義,萬世示章程。
    是禮最為重,無喪始許何。
    三加儀特備,四行責非輕。
    此意知誰會,寥寥千古情。

    14 《慶余思永冠》 宋·游九言

    今日□□仲,榮加首服新。
    從今棄幼志,當自勉成人。
    處事與接物,從兄以事親。
    圣賢有謨訓,盍亦謹書紳。

    15 《慶余思永冠》 宋·游九言

    禮儀今既備,告字亦攸宜。
    自昔學深造,莫非原自思。
    近而仁固在,□□□堪施。
    字子曰思永,飲哉保受之。

    16 《次韻李子永見慶新居》 宋·韓元吉

    旋移桐樹占高岡,更喜松筠翠作行。
    檐外參差見林影,門前溶漾足溪光。
    天涯留落還相識,地上經營豈太忙。
    好事肯來三徑在,已添籬菊待重陽。

    17 《永嘉天慶觀》 宋·樓鑰

    斗口橫安華蓋山,茂林修竹路灣環。
    琳宮迥出滄瀛表,羽士如游崑閬間。
    東挹江山窮望眼,西臨闤闠笑塵寰。
    自知去此無多日,著意來尋一餉閒。

    * 關于永慶的詩詞 描寫永慶的詩詞 帶有永慶的詩詞 包含永慶的古詩詞(17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