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汝孝的詩詞(82首)

    1 《子聿欲暫歸山陰見乃翁作惡遂不行贈以此詩》 宋·陸游

    鐘鳴豈復夜行時,文字相娛賴此兒。
    欲去復留知汝孝,未言先泣嘆吾衰。
    兩篇易象能忘老,百畝山畬可免饑。
    但報家僮多釀酒,一欄紅藥是歸期。

    2 《送強甫赴漳粹二首》 宋·劉克莊

    囝罷各華顛,臨分倍黯然。
    吾惛如隔霧,汝孝可通天。
    郡古多文獻,廳寒少事權。
    東岡今召父,猶在乃翁前。

    3 《虹縣嚴孝子墓》 唐·劉灣

    至性教不及,因心天所資。
    禮聞三年喪,爾獨終身期。
    下由骨肉恩,上報父母慈。
    禮聞哭有卒,汝獨哀無時。

    4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 唐·杜甫

    特進群公表,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駿,風翮九霄鵬。
    服禮求毫發,惟忠忘寢興。
    圣情常有眷,朝退若無憑。

    抒情感激

    5 《張孝基仁愛》 宋·方勺

    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
    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
    孝基與治后事如禮。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6 《贈申孝子》 宋·趙士礽

    鉛山乃靈山,號為七寶庫。
    有時地愛寶,人杰時一付。
    禮圍較文章,發為性仁賦。
    盛美固不絕,且作忠孝路。

    7 《勸孝》 宋·趙與泌

    三復蓼莪思二親,親恩天地無比倫。
    生我鞠我長育我,出入腹我何艱辛。
    為人這子欲報德,吳天于我心罔極。
    順承猶恐莫酬恩,況敢忘恩為悖逆。

    8 《哀夏孝女》 宋·鄭大惠

    射生戶,北山有虎何不射。
    豈不聞夏家有女年十五,隨父樵薪入山塢,父行在前忽遭虎。
    女見父傷奮不懼,

    9 《贈申孝子世寧》 宋·辛棄疾

    六月烈日日正中,時有叛將號群兇。
    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鵝湖峰。
    白刃紛紛避行路,六合茫茫何處去。
    妻見夫亡不敢啼,母棄兒奔那忍顧。

    10 《龍泉項汝弼字唐卿盧溪書院》 宋·周必大

    往聞澹庵評鄉賢,有朋曰項如箎塤。
    是非褒貶乃枝葉,孝友忠信為本根。
    姓名不愿唱上第,詔旨特許旌高門。
    化行同邑得模楷,經授猶子留淵源。

    11 《解剡孝嘉道中答溪民群來遮轎問新知縣如何二》 宋·陳著

    新知縣是舊官員,說與田家汝有緣。
    安穩過冬耘二麥,明年才勝似今年。

    12 《安溪勸農詩·勸孝養》 宋·陳宓

    父母辛勤養汝身,直須五鼎奉雙親。
    有田若不勤耕稼,菽水猶虧豈是人。

    13 《婦女之孝二十首·宣文君》 宋·林同

    難把父書讀,只因手澤存。
    遺方汝可受,忍使世無聞。

    14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晉文侯》 宋·林同

    嘉汝故錫汝,非將玉展親。
    克昭乃顯祖,追孝爾文人。

    15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 宋·林同

    天性生雖具,人倫教可無。
    往哉親父子,汝契作司徒。

    16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韋景駿》 宋·林同

    長抱罔極痛,嗟余少不天。
    汝今幸有母,不省汝胡然。

    17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韋元成》 宋·林同

    淮陽誰可傅,無以易元成。
    即汝陽狂意,為王言事兄。

    18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葉公諸梁》 宋·林同

    隨母適異國,先歸汝忍能。
    致人不見視,應是得人憎。

    19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張霸》 宋·林同

    幼也知孝讓,居然合禮儀。
    休疑汝尚小,須信我饒為。

    20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子思》 宋·林同

    如何方謂嘆,乃爾復忻然。
    念汝祖無忝,知予道何傳。

    * 關于汝孝的詩詞 描寫汝孝的詩詞 帶有汝孝的詩詞 包含汝孝的古詩詞(82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