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湮塞的詩詞(12首)

    1 《得琴硯古雅堂》 宋·陳郁

    端溪湮塞焦桐已,羅旅文房尚奢侈侈。
    古風雅志莫養成,從此詞章墮雕靡。
    仙巖名士獨不然,家有琴硯皆世傳。
    熨焦蛇斷互左右,俾受彈弄供磨研。

    2 《寄龔漕六首》 宋·吳芾

    幾年湮塞豫章溝,歲歲民間有水憂。
    我意若非公善后,不應城里解通舟。

    3 《題蜀江觀》 宋·姚勉

    孝祖淳熙極盛時,此泉曾發蜀江湄。
    繡衣酷吏雖湮塞,難掩公朝賜石碑。

    4 《游硯山》 宋·王炎

    他山石徒多,器寶匿幽僻。
    產璞芙蓉坑,金聲而玉德。
    岡巒外鉤聯,地勢中斷隔。
    曲塢八九家,路入羊豕跡。

    5 《帝京篇》 唐·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懷才不遇

    6 《游子吟》 唐·顧況

    故櫪思疲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鄉,躑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滯,浮云郁東岑。
    客堂無絲桐,落葉如秋霖。

    7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走筆依韻》 唐·杜牧

    玉塞功猶阻,金門事已陳。
    世途皆擾擾,鄉黨盡循循。
    客道難投足,家聲易發身。
    松篁標節晚,蘭蕙吐詞春。

    8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9 《恨賦》 南北朝·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

    哀傷幽怨遺恨

    10 《哭楊焦山繼盛》 明·郭本

    滾滾數行淚,遠為楊焦山。
    反復讀諫草,五內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邊。
    機事淵海深,孰能察其端。

    * 關于湮塞的詩詞 描寫湮塞的詩詞 帶有湮塞的詩詞 包含湮塞的古詩詞(12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