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縈紆甚七盤,披榛策馬上煙巒。回頭卻見臨潢境,千里猶如指掌看。
暗雨收梅,晴波搖柳,萬頃水精宮冷。橋森畫棟,岸列紅樓,兩岸翠簾交映。天上行舟,鑒中開戶,人在蕊珠仙境。況吟煙嘯月,彈絲吹竹,太平歌詠。
送別思鄉生活
海國民皆興禮義,潢池盜已息干戈。農桑四境豐年屢,簫鼓千村吹氣多。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奚川八景不可見,盡情斂取入畫圖。侍郎作歌系其后,為索和篇征及吾。吾得見詩如見畫,當食幾欲忘歠泬。五柳宅邊竹里館,寧與晉唐人物殊。
伊昔羊尹臨丹陽,真率之名初濫觴。香山尚齒當會昌,臥云不羨坐巖廊。七人各列官與鄉,年德俱高世所臧。丙午同甲遙相望,清談生風相瑯瑯。
默成已仙去,北山久寂寞。豈無愛山人,時時訪林薄。心境不相當,丘壑自丘壑。誰知百年后,秀氣才有托。
力疾呼兒語,民方弄潢池。兒職不可緩,母疾尚可為。繡衣才出境,蕭斧旋芟夷。百姓得奠枕,歸來拜慈帷。
老火頓掃跡,顥氣凝清英。病淙少棲泊,循檐聽風聲。桂魄未及圓,列緯已讓明。銀潢誰決流,靜向蒼旻傾。
函關崎嵚走秦鹿,天下并逐爭群雄。抉云翻空鰲足折,黔黎竄伏如寒蛩。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猶有高人蹤。龍泓東注海波涌,玉女翠擁秋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