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鎖支祁水尚渾,地理汪罔骨應存。樵蘇已入黃熊廟,烏鵲猶朝禹會村。
跨歷商周看盛衰,欲將齒發斗蛇龜。空餐云母連山盡,不見蟠桃著子時。
常怪劉伶死便埋,豈伊忘死未忘骸。烏鳶奪得與螻蟻,誰信先生無此懷。
人言洞府是鰲宮,升降隨波與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見,乾坤浮水水浮空。
(太和中刺史劉嗣之立,李紳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過濠,為作記。記今存而亭廢者數年矣。)頹垣破礎沒柴荊,故老猶言短李亭。敢請使君重起廢,落霞孤鶩換新銘。
洞府元依水面開,秋潮每到洞門回。幽人燕坐門前石,長看長淮船去來。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云。倉黃不負君王意,獨有虞姬與鄭君。
欲將同異較錙銖,肝膽猶能楚越如。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長說先師似老彭,共疑好學古書生。不知亦解餐云母,白日登天萬事輕。
唐史不聞劉嗣之,空傳短李舊歌詩。高亭毀盡唯存記,猶有區區父老知。
莊子談空惠子聽,郢人斤斧俟忘形。莫嗟質喪無知者,對石何妨自說經。
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猖狂戰國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厭世乘云人不見,空墳聊復葬衣冠。
猖狂戰國古神仙,曳尾泥葎老更安。厭世乘云人不見,空墳聊復葬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