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曾經圣人手,議論安敢到。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號。東都漸瀰漫,派別百川導。
吳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微雨蕩春醉,上下一清廓。奇蹤欲探討,靈物先瘵瘼。飄然蘭葉舟,旋倚煙霞泊。
愁霖不肯已,陰結彌二旬。吾游欲及時,秉燭出城門。泛泛一畫舫,密坐環親賓。爽氣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中天表云榭,載極聳昆樓。圣作規玄造,軒阿復聿修。高門符令節,形勝總神州。企翼摶禽萃,飛甍燕雀游。
鳳輦乘朝霽,鸚林對晚秋。天文貝葉寫,圣澤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龕疑佛影留。幸陪清漢蹕,欣奉凈居游。
名都標佛剎,梵構臨河干。舉目上方峻,森森青翠攢。步登諸劫盡,忽造浮云端。當暑敞扃闥,卻嫌絺绤寒。
慶門疊華組,盛列鐘英彥。貞信發天姿,文明葉邦選。為情貴深遠,作德齊隱見。別業在春山,懷歸出芳甸。
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漢分。長風鼓橫波,合沓蹙龍文。憶昔傳游豫,樓船壯橫汾。
重陽節洞庭湖
蕭散人事憂,迢遞古原行。春風日已暄,百草亦復生。躋閣謁金像,攀云造禪扃。新景林際曙,雜花川上明。
高臺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舟通南越貢,城背北邙原。
淮南富登臨,茲塔信奇最。直上造云族,憑虛納天籟。迥然碧海西,獨立飛鳥外。始知高興盡,適與賞心會。
懷人思念傷感
桑臺煙樹中,臺榭造云空。眺聽逢秋興,篇辭變國風。坐愁高鳥起,笑指遠人同。始愧才情薄,躋攀繼韻窮。
籬畔霜前偶得存,苦教遲晚避蘭蓀。能銷造化幾多力,不受陽和一點恩。生處豈容依玉砌,要時還許上金樽。陶公沒后無知己,露滴幽叢見淚痕。
年久還求變,今來有所從。得名當是鯉,無點可成龍。備歷艱難遍,因期造化容。泥沙寧不阻,釣餌莫相逢。擊浪因成勢,纖鱗莫繼蹤。若令搖尾去,雨露此時濃。
李公登飲處,因石為洼尊。 ——顏真卿人事歲年改,峴山今古存。 ——劉全白
縹渺真探白帝宮,三峰此日為誰雄。蒼龍半掛秦川雨,石馬長嘶漢苑風。地敞中原秋色盡,天開萬里夕陽空。平生突兀看人意,容爾深知造化功。
寫人對月抒懷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開辟。山氣日洶涌,隨風灑精液。觸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登山若浮海,舟航即輕策。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修修桐樹林,下蔭茶樹低。桐風日夜吟,桐雨灑霏霏。千業高一青,一業千萬枝。
荒村三月不肉味,并與瓜茄倚閣休。造物於人相補報,問天賒得一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