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今來仍盡室,此去又專城。典午猶為幸,分憂固是榮。簈星州乘送,艛艓驛船迎。
海內時無事,江南歲有秋。生民皆樂業,地主盡賢侯。郊靜銷戎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
詠物言志贊美寫風
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自從東溪住,始與人群隔。應物非宿心,遺身是吾策。先民崆峒子,淪景事金液。
掛冠知止足,豈獨漢疏賢。入道求真侶,辭恩訪列仙。睿文含日月,宸翰動云煙。鶴駕吳鄉遠,遙遙南斗邊。
浪跡棄人世,還山自幽獨。始傍巢由蹤,吾其獲心曲。荒庭何所有,老樹半空腹。秋蜩鳴北林,暮鳥穿我屋。
寫馬憤慨懷才不遇
櫛沐事朝謁,中門初動關。盛服去尚早,假寐須臾間。鐘聲發東寺,夜色藏南山。停驂待五漏,人馬同時閑。
頭上漸無發,耳間新有毫。形容逐日老,官秩隨年高。優饒又加俸,閑穩仍分曹。飲食免藜藿,居處非蓬蒿。
闕塞龍門口,祇園鷲嶺頭。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隳官長史籍,高步歷山椒。麗句傳黃絹,香名播宋朝。分能知止足,跡貴出塵囂。松竹心長固,池臺興自饒。龍宮欣訪舊,鶯谷忝遷喬。從事叨承乏,銅章愧在腰。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禽慶潛名岳,鴟夷漾釣舟。顧余知止足,所樂在歸休。不似尋山者,忘家恣遠游。
五岳徑雖深,遍游心已蕩。茍能知止足,所遇皆清曠。七十難可期,一丘乃微尚。遙懷少室山,常恐非吾望。
高名向己求,古韻古無儔。風月拋蘭省,江山復桂州。賢人知止足,中歲便歸休。云鶴深相待,公卿不易留。
大賢當佐世,堯時難退身。如何丹霄侶,卻在滄江濱。柳色變又遍,鶯聲聞亦頻。賴逢宜春守,共賞南湖春。
吾重陶淵明,達生知止足。怡情在樽酒,此外無所欲。彭澤非我榮,折腰信為辱。歸來北窗下,復采東籬菊。
疏家子嘆揮金后,御寇妻悲遺粟回。爭似吾兒知止足,陶廬容膝早歸來。
闕塞龍門口,祗園鷲嶺頭。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秦皇御宇宙。漢帝恢武功。歡娛人事盡。情性猶未充。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曰無欲者無私欲。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