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笑在巖廊,人人盡所長。儀形見山立,文字動星光。日運丹青筆,時看赤白囊。佇聞戎馬息,入賀領鴛行。
肅肅上臺坐,四方皆仰風。當朝奉明政,早日立元功。獨對赤墀下,密宣黃閣中。猶聞動高韻,思與舊僚同。
寫景旅途愁緒
帝下真符召玉真,偶逢游女暫相親。素書三卷留為贈,從向人間說向人。風弄花枝月照階,醉和春睡倚香懷。依稀似覺雙環動,潛被蕭郎卸玉釵。
寫山詠物
昔年詩板著蓮宮,筆力雄豪墨彩豐。不日三階平國政,山僧應待碧紗籠。
雙樹金言付囑頻,閻浮外護托王臣。誰知天祿草玄客,曾是靈山受記人。
漆園老子蝶魂飛,緱氏仙人鶴馭歸。往事何憑煙漠漠,余生幾度雪霏霏。早容身廁三千列,偶許年過七十稀。籍湜叛韓吾豈敢,平生不慣食言肥。
二圣臨熙運,元精降佐臣。人承太岳裔,生在敦牂辰。六紀登遐壽,三期秉大均。還騎箕尾去,仍值在蛇春。
運偶千齡旦,家傳萬石風。五朝京兆尹,三世大司空。致主唐虞上,論經伏鄭中。生鐘維岳瑞,葬復近神崧。
首建司空府,前臨魏闕門。特留黃發老,對直紫微垣。故事傳臺閣,清風遺子孫。四方桃李滿,不待史官言。
漢代明經相,唐朝鎮俗賢。時方尊長孺,天遽奪公權。袞冕頒新隧,笳簫入故阡。文成內外服,二美冠周篇。
自嘆羈屯世少同,平生知己莫如公。早參直諒多聞數,晚入坯陶一器中。存歿交情成契闊,晤言名理謾研窮。追思五十年前會,已識河東父祖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