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筆路的詩詞(712首)

    1 《時人為楊惠之語》 唐·佚名

    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

    2 《送路司諫侍從叔赴洪州》 唐·李端

    郄超本絕倫,得意在芳春。
    勛業耿家盛,風流荀氏均。
    聲名金作賦,白皙玉為身。
    斂笏辭天子,乘龜從丈人。

    3 《送李友路秀才赴舉》 唐·劉禹錫

    誰憐相門子,不語望秋山。
    生長綺紈內,辛勤筆硯間。
    榮親在名字,好學棄官班。
    佇俟明年桂,高堂開笑顏。

    4 《別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詩江州路上作)》 唐·白居易

    秋日正蕭條,驅車出蓬蓽。
    回望青門道,目極心郁郁。
    豈獨戀鄉土,非關慕簪紱。
    所愴別李君,平生同道術。

    5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唐·白居易

    劉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習。
    是時相遇在符離,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跡親,寓居同縣日知聞。

    6 《題籌筆驛》 唐·殷潛之

    江東矜割據,鄴下奪孤嫠。
    霸略非匡漢,宏圖欲佐誰。
    奏書辭后主,仗劍出全師。
    重襲褒斜路,懸開反正旗。

    初中古詩生活感激

    7 《秘書省有賀監知章草題詩筆力遒健風尚高遠…因有此作》 唐·溫庭筠

    越溪漁客賀知章,任達憐才愛酒狂。
    鸂鶒葦花隨釣艇,蛤蜊菰菜夢橫塘。
    幾年涼月拘華省,一宿秋風憶故鄉。

    8 《試筆偶書》 唐·鄭谷

    沙鳥與山麋,由來性不羈。
    可憑唯在道,難解莫過詩。
    任笑孤吟僻,終嫌巧宦卑。
    乖慵恩地恕,冷淡好僧知。

    9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宋·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宋詞三百首婉約春天寫景愛情相思

    10 《沁園春·張路分秋閱》 宋·劉過

    萬馬不嘶,一聲寒角,令行柳營。
    見秋原如掌,槍刀突出,星馳鐵騎,陣勢縱橫。
    人在油幢,戎韜總制,羽扉從容裘帶輕。
    君知否,是山西將種,曾系詩盟。

    秋天演習寫人愛國

    11 《賀新郎(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 宋·劉克莊

    國脈微如縷。
    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
    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
    試看取、當年韓五。

    12 《水調歌頭(自龍眠李氏夜過臞山康氏,走筆和其家燈障水調,迫暮始歸)》 宋·劉辰翁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時晴。
    長街燈火三兩,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時庭,傳說個般障子,無路與君行。
    推手復卻手,都付斷腸聲。

    送別寫景寫人

    13 《臺城路 壽戴剡源》 元·袁易

    湖山青倚東風外,天呈圖畫嵐壁。
    竇瀑流云,溪源漱玉,人物冰壺同色。
    清才賦筆。
    卷千頃秋溟,素□飛入。

    14 《開垣曲山路成》 宋·李建中

    為郡同臥理,民情識我情。
    三秋得公事,一月繞山行。
    砥柱全拋險,黃河日接平。
    周遭到垣曲,尊大近神京。

    15 《和題落筆峒》 宋·許源

    落筆古仙峒,天開一段奇。
    林深云掛搭,石亂路委蛇。
    彷佛禪僧骨,糊涂墨客詩。
    何當了公事,相與問仙期。

    16 《走筆戲贈若庸司訓》 明·陸釴

    故人別我有所往,手提木鐸猶余響。
    鄭虔本是樗散翁,永新之行愁鞅掌。
    官卑濩落攜二子,阿奴絡秀隨行李。
    向非懷抱如江河,誰能落日秋風里。

    17 《青玉案·凍云封卻駝岡路》 元·完顏某

    凍云封卻駝岡路。
    有誰訪、溪梅去。
    夢里疏香風似度。
    覺來惟見,一窗涼月,瘦影無尋處。
    明朝畫筆江天暮。
    定向漁蓑得奇句。
    試問簾前深幾許。
    兒童笑道,黃昏時候,猶是簾纖雨。

    18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卜田向何許,石佛山南路。
    下有爾家川,千畦種粳稌。
    山泉宅龍蜃,平地走膏乳。
    異時畝一金,近欲為逃戶。
    逝將解簪紱,賣劍買近具。
    故山豈不懷,廢宅生蒿穭。
    便恐桐鄉人,長祠仲卿墓。

    19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
    別離隨處有,悲惱緣愛結。
    而我本無恩,此涕誰為設。

    20 《縱筆三首》 宋·蘇軾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父老爭看烏角巾,應緣曾現宰官身。
    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知祀灶,只雞斗酒定膰吾。

    * 關于筆路的詩詞 描寫筆路的詩詞 帶有筆路的詩詞 包含筆路的古詩詞(712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