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窮甌越,風光肇建寅。插桃銷瘴癘,移竹近階墀。半是吳風俗,仍為楚歲時。更逢習鑿齒,言在漢川湄。
一個病維摩,無風自起波。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
不契梁王暗渡江,一身無地避慚惶。九年面壁成何事,賺卻平人入鑊湯。
元是黃梅舊日僧,事師年老氣彌增。翻身颺下栽松钁,轉步來分照世燈。皮袋假於溪畔女,衣盂付與嶺南能。佳聲籍籍能長久,雨過淮山碧萬層。
蕩舟竹西聞好歌,飄如仙槎泛銀河。青樓傍市卷朱箔,舞裾綠皺如春波。香消紅藥采鸞去,其如青鏡寂寞何。金盤露清筍牙白,小住半日非蹉跎。
北垣荊棘舊成堆,留待公來次第開。車馬已通城下路,榛蕪盡付冶家灰。異時碧瓦千門合,應記紅旌百度來。自笑裨諶便曠野,肩輿飛蓋許追陪。
撥棄案頭文字堆,曉晴山色四門開。究懷民事老雖壯,俯首山城心已灰。荊棘燒殘桑柘出,狐貍去盡犬雞來。規模先遣通蹊隧,後乘應容眾客陪。
山腳侵城起阜堆,繞城徼道斬新開。闉闍半壞驚潮信,隍壑初深見劫灰。蟻聚千夫曾幾日,鱗差萬瓦看將來。史君才力輕山郡,朝論行聞急召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