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膚寸的詩詞(92首)
2
《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敘〉》 宋·蘇轍
滎陽大海院高齊石像二,高不數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為鄭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禱之即愈。
因各為一碑,刻彌勒佛,且記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過而觀焉,作小詩以授院僧。
3
《悲哉行》 唐·王昌齡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
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愿。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
長云數千里,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
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4
《悲哉行》 唐·王昌齡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
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愿。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
長云數千里,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
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5
《望衡山》 唐·劉禹錫
東南倚蓋卑,維岳資柱石。
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
青冥結精氣,磅礴宣地脈。
還聞膚寸陰,能致彌天澤。
6
《臨江仙(和陳憲使韻)》 宋·劉塤
朔雪驅將殘臘去,東風放出新晴。
繡衣瑞彩照巖城。
江天收宿靄,湖水動春聲。
要凈狐嗥并鱓舞,未煩鶴怨猿驚。
元龍老氣正崢嶸。
毫端膚寸潤,野燒綠痕生。
12
《白云樓歌三疊》 明·顧德輝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飛來知我心。
笑看觸石起膚寸,斯須變作漫天陰。
山人驅云飛出牖,一道龍光射南斗。
大星落落小星明,萬物區區等芻狗。
13
《雜詩(二首)》 明·朱純
浮云起山澤,靄靄敷重陰。
回薄遍太虛,膚寸即成霖。
飄風使之漓,跡滅不可尋。
偉哉賢達士,澤物固其心。
遭時為卷舒,陸沈詎無因。
誰言擊磬聲,不及南薰音。
17
《雜感》 宋·陸游
肉食養老人,古雖有是說,修身以待終,何至陷饕餮。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豈役七尺軀,事此膚寸舌。
19
《盆池》 宋·陸游
雨送疏疏響,風吹細細紋。
猶稀綠萍點,已映小魚群。
傍有一拳石,又生膚寸云。
我來閑照影,一笑整綸巾。
20
《葉相最高亭》 宋·陸游
高亭新筑冠鰲峰,眼力超然信不同。
膚寸油云澤天下,大千沙界納胸中。
春游到處群花擁,夜宴歡時百榼空。
劉白老來忘世味,只思詩酒伴裴公。
* 關于膚寸的詩詞 描寫膚寸的詩詞 帶有膚寸的詩詞 包含膚寸的古詩詞(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