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多老病,見說講經稀。塞寺幾僧在,關城空自歸。帶河衰草斷,映日旱沙飛。卻到禪齋后,邊軍識衲衣。
禪坐吟行誰與同,杉松共在寂寥中。碧云詩里終難到,白藕花經講始終。水疊山層擎草疏,砧清月苦立霜風。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識謝公。
初日融霜泮水清,鵠袍翔集宿中庭。先生有道如陽月,太白占祥聚德星。安定重來闡湖學,渠水端坐講西銘。自憐一唯無傳久,避席何時覿黃刑。
圣水水深山亦深,寺前三十里清陰。一僧趺坐松間石,不是安禪定苦吟。
憶昔與子游,我齒始逾冠。子年頗少我,已復飽經傳。白璧信少雙,明珠合同穿。吾師文獻公,清慎寡推薦。
道人今輟講,卷祴寄松蘿。說波羅密,當如習氣何。
青嵩碧洛曾游地,墨綬銅章忽在身。擁馬尚多畿甸雪,隨衣無復禁城塵。古來學問須行己,此去風流定慰人。更憶少陵詩上語,知君不負鞏梅春。
禁城雞唱金門開,起居舍人攜疏來。榻前一奏一萬字,歷歷寫出忠義懷。頓首惶恐臣昧死,越錄敢言天下事。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滿東南天一角。
奈苑談經者,蘭臺著作稱。吾儒不兼習,爾學若多能。每愛前峰好,閑穿弊屐登。定將修史筆,添傳入高僧。
惟王建邦國,以禮定乾坤。大分嚴堂陛,彌文及冠昏。徐行非曰遜,亟拜不為煩。臣豈容私量,人誰越短垣。
無名即講道。有動定論機。安經讓禮席。正業理儒衣。
積雨春連夏,新晴忽復陰。江痕漲猶在,梅氣潤相侵。蕉貯還須脫,圖書漸不禁。江南舊風俗,愁絕北來心。
西鄰豫章客,病骨瘦欒欒。清夜眠孤枕,終朝飽一簞。雨多愁不出,講罷未應餐。約我晴相過,門前泥欲乾。
定憶婆娑樹,雙垂滿地陰。春風吹社燕,歸意逐淮禽。帆落橫江盡,門開小院深。先撾大法鼓,續震海潮音。
公家忠獻公,勛名照穹壤。南軒傳圣學,后進斗山仰。尚書天分高,百間真朗朗。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養。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具區以為潴,吳江以為裨。自專一方浸,盡納海所遺。逝川無發嘆,麗澤可求師。昔人會心地,今為魚鳥資。
絳帳飄然適海涯,月明任意揀南枝。腹中書不煩行李,床上琴堪當侍兒。馬隊定無元亮句,草堂寧有稚圭移。他年會作安劉事,且向深山茹紫芝。
五季乾坤混為一,艱難得之容易失。一拳槌碎四百州,新法宰相王安石。二蘇中尤惡大蘇,周二程張俱不識。紹圣奸臣講紹述,元佑諸賢紛竄斥。
心對青燈作死灰,劍池山色思徘徊。頂初試笠應嫌重,教有招書己懶開。楚塞數行春雁轉,吳天一片白云來。定回月在松頭靜,還上生公舊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