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論集的詩詞(266首)

    1 《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 唐·李隆基

    廣學開書院,崇儒引席珍。
    集賢招袞職,論道命臺臣。
    禮樂沿今古,文章革舊新。
    獻酬尊俎列,賓主位班陳。
    節變云初夏,時移氣尚春。
    所希光史冊,千載仰茲晨。

    離別送別柳樹

    2 《安德山池宴集(安德,楊師道封號)》 唐·李百藥

    朝宰論思暇,高宴臨方塘。
    云飛鳳臺管,風動令君香。
    細草開金埒,流霞泛羽觴。
    虹橋分水態,鏡石引菱光。
    上才同振藻,小技謬連章。
    懷音自蘭室,徐步返山莊。

    友情勸慰

    3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茲字》 唐·蘇颋

    肅肅金殿里,招賢固在茲。
    鏘鏘石渠內,序拜亦同時。
    宴錫歡談道,文成貴說詩。
    用儒今作相,敦學舊為師。
    下際天光近,中來帝渥滋。
    國朝良史載,能事日論思。

    4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東止田園移莊…詩三首(俱見王維集)》 唐·盧象

    謝病始告歸,依然入桑梓。
    家人皆佇立,相候衡門里。
    疇類皆長年,成人舊童子。
    上堂家慶畢,愿與親姻邇。

    5 《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國輔、休烈)》 唐·杜甫

    昭代將垂白,途窮乃叫閽。
    氣沖星象表,詞感帝王尊。
    天老書題目,春官驗討論。
    倚風遺鶂路,隨水到龍門。

    6 《夜集姚合宅期可公不至》 唐·賈島

    公堂秋雨夜,已是念園林。
    何事疾病日,重論山水心。
    孤燈明臘后,微雪下更深。
    釋子乖來約,泉西寒磬音。

    7 《和琳法師初春法集之作》 唐·慧凈

    鷲嶺光前選,祇園表昔恭。
    哲人崇踵武,弘道會群龍。
    高座登蓮葉,麈尾振霜松。
    塵飛揚雅梵,風度引疏鐘。

    8 《秋暮與諸文士集宿姚端公所居》 唐·無可

    宵清月復圓,共集侍臣筵。
    獨寡區中學,空論樹下禪。
    風多秋晚竹,云盡夜深天。
    此會東西去,堪愁又隔年。

    9 《答裴集、陽伯明二賢各垂贈二十韻今以一章用酬兩作》 唐·皎然

    知音如瓊枝,天生為予有。
    攀折若無階,何殊天上柳。
    裴生清通嗣,陽子盛德后。
    詩名比元長,賦體凌延壽。

    10 《讀賈島集》 唐·齊己

    遺篇三百首,首首是遺冤。
    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論。
    離秦空得罪,入蜀但聽猿。
    還似長沙祖,唯馀賦鵩言。

    11 《孫支使來借詩集,因有謝》 唐·齊己

    冥搜從少小,隨分得淳元。
    聞說吟僧口,多傳過蜀門。
    相尋江島上,共看夏云根。
    坐落遲遲日,新題互把論。

    12 《賀行軍太傅得《白氏東林集》》 唐·齊己

    樂天歌詠有遺編,留在東林伴白蓮。
    百尺典墳隨喪亂,一家風雅獨完全。
    常聞荊渚通侯論,果遂吳都使者傳。
    仰賀斯文歸朗鑒,永資聲政入薰弦。

    13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賈傅》 宋·楊冠卿

    蒼生喘未蘇,買筆論孤憤,文采風流今尚存,毫發無遺恨。
    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
    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秋天憑吊

    14 《賀新郎(追次玉林所賦溪樓燕集韻)》 宋·馮取洽

    二老交相訪。
    正不妨、勃窣_姍,舍車而杖。
    憶在蓉村新雨過,門外春流浩蕩。
    中有個、列仙_相。

    15 《賀新郎(追次玉林所賦溪樓燕集韻)》 宋·馮取洽

    二老交相訪。
    正不妨、勃窣_姍,舍車而杖。
    憶在蓉村新雨過,門外春流浩蕩。
    中有個、列仙_相。

    16 《醉蓬萊(燈前想像勝集,和韻)》 宋·李曾伯

    問前身應在,香醉山中,今存風烈。
    佳夕招延,清論度飛屑。
    玉斝盈盈,金英點點,標格儂家別。
    好個涼天,更無滴雨,只欠些月。

    17 《仿元遺山論詩(四十二首選—)》 清·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師,公道持論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詩。

    重陽節寫景感嘆歲月

    18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19 《梅圣俞詩集序》 宋·歐陽修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
    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
    蓋愈窮則愈工。
    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古文觀止序文

    20 《范增論》 宋·蘇軾

    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
    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
    ”未至彭城,疽發背,死。
    蘇子曰:“增之去,善矣。

    古文觀止史論

    * 關于論集的詩詞 描寫論集的詩詞 帶有論集的詩詞 包含論集的古詩詞(266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