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孝謚已美,何堪復女宗。一朝下明詔,千載被流風。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於穆敬德,黎人皇之。惟貞厥符,浩浩將之。仁函于膚,刃莫畢屠。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讓朝。謳歌同戴啟,遏密共思堯。雨露施恩廣,梯航會葬遙。號弓那獨切,曾感昔年招。
秋天相思思歸憂國憂民
貞觀真英主,三王合庶幾。此時生后圣,端欲踵前徽。濟世功何異,除兇志偶違。辛勤三十載,十漸更無譏。
若把夫子論,無慚貞惠文。不應其子戍,至自請於君。
不愿諸侯友,那容天子臣。貞乎寧絕俗,隱也不違親。
孝敬中發,和容外彰。騰華照宇,如升太陽。貞璧就奠,玄靈垂光。禮樂具舉,濟濟洋洋。
喬岳標仙跡,玄扃妥壽姬。烏號非嶺海,鶴仰向京師。系牒公侯裔,懸弧將相兒。清貞蜚簡籍,規范肅門楣。
甲乙遇災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氣七重懸。赤縣空無主,蒼生欲問天。龜龍開寶命,云火昭靈慶。
江上有長離,從容盛羽儀。一鳴百獸舞,一舉群鳥隨。應我圣明代,巢君阿閣垂。鉤陳侍帷扆,環衛奉旌麾。
春天寫景抒懷憂國憂民感慨
陽靈配德,陰魄昭升。堯壇鳳下,漢室龍興。伣天作對,前旒是凝。
公府傳休沐,私庭效陸沉。方知從大隱,非復在幽林。闕下忠貞志,人間孝友心。既將冠蓋雅,仍與薜蘿深。
受氏自有殷,樹功緬前秦。圭田接土宇,侯籍相紛綸。道義集天爵,菁華極人文。握蘭中臺并,折桂東堂春。
清秋壽原上,詔拜承吉卜。嘗讀貞觀書,及茲幸齋沐。文皇昔潛耀,隨季自顛覆。撫運斯順人,救焚非逐鹿。
淮水出桐柏,山東馳遙遙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側,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壽州屬縣有安豐,唐貞元時縣人董生召南隱居行義于其中。
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長途。經過湘水源,懷古方踟躕。舊稱楚靈均,此處殞忠軀。側聆故老言,遂得旌賢愚。
搏鷙有馀飽,魯山長饑空。豪人飫鮮肥,魯山飯蒿蓬。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堯農。君子恥新態,魯山與古終。
唐詩三百首離別規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