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星入漢年,方朔見明主。調笑當時人,中天謝云雨。一去麒麟閣,遂將朝市乖。故交不過門,秋草日上階。
心在水精域,衣沾春雨時。洞門盡徐步,深院果幽期。到扉開復閉,撞鐘齋及茲。醍醐長發性,飲食過扶衰。
動復有原,進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會且有歸。
作意歸來孰謂非,挹芳有地復何疑。遲留固是全交道,勇退方知識事宜。尚用侍郎書戶契,肯求節度賣山貲。風流莫遺諸兒覺,共被同行又一奇。
嘉定乙亥,珂丞軍器,居于寶蓮。鄰有善士,曰范擇能,實祖太史。
思魏徵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漸。愛衛公之柏,不如存舟扆之五箴。諫說豈騰口,格君當以心。想引筆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懷絕世之清音,嘆媸妍之難諶。慨丸墨之未改,挹古人而寄心。褐黯黯以如漆,笏瑯瑯而抵金。貯冰壺其自如,渺一塵這弗侵。
古者賦詩,惟以言志。或陳卒章,或摭首意。惟圣秉籙,啟于多艱。北鄉之悲,鑾輿未還。
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何啻得其細。三鳳之呈瑞,非實不餌,亦姑即其意。
三釜養弗違,五斗腹已饜。歸無買山銀,聊占白石崦。崦西有斗室,草色青入簾。有時獨悲歌,白云低覆檐。
緇徒中有人,籍甚初與顯。是非不掛口,好惡不入眼。終日但怡怡,言行無可揀。外相示枯槁,風味殊不淺。
孟流到梁朝,不契梁朝意。放過一著,走入魏地。神光謾說安心,未兔失卻一臂。
斷滅佛種,破除家計。不是別人,楊岐五世。禪道耳邊風,佛法眼中翳。問渠將底為人,尚有隨身赤契。
迦那提波針投缽,深契無相心解脫。辨因木耳再來人,巧幻不虧於毫末。
阇夜多因地,昔為自在天。一契無作性,大用得言前。
仰山顯跡,契會宗師。一法性身,利物宏慈。
契那一通,方全六用。護持般若,法身不動。
妙契觸目菩提,誰觀達磨西歸。只是老胡捏怪,好與三十竹篦。試問參方知不知,狂書早自落便宜。
從身出門,即物契神。一機歷歷,三昧塵塵。逢場且了游戲事,向道非無幻化人。
劫外游神,環中契真。幽靈自照。絕學為鄰。碧瑠璃海半夜月,赤珊瑚樹長年春。專柔一氣,和光同塵。心心不觸衲僧事,物物無私國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