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心雖迫者,吏責未妨書。言議思公瑾,英雄陋本初。移燈近床榻,聽雨落階除。回首山南戍,流年一紀余。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時晴。長街燈火三兩,到此眼方明。把似每時庭,傳說個般障子,無路與君行。推手復卻手,都付斷腸聲。
送別寫景寫人
夜直藉藁寢,入朝徒跣行。雖知迫明詔,可惜欠陳情。
家世本無年,甲子近一周;小子獨何幸,七十今平頭。往者收朝跡,亟欲求歸休,厚恩許奉祠,得祿歲愈優。三釜不及親,顧為妻子留。何由洗此媿,欲挽天河流。
在昔祖宗時,風俗極粹美,人材兼南北,議論忘彼此。誰令各植黨,更仆而迭起;中更夷狄禍,此風猶未已。臣不難負君,生者固賣死。儻筑太平基,請自厚俗始。
永日安耕釣,余年迫耄期。研朱點周易,飲酒和陶詩。帶箭歸飛鶴,榰床不瞑龜。此生君看取,死是出門時。
君不見昔日泰山孫先生,蹭蹬窮途道未行。讀書有志破萬卷,置錐無地可躬耕。高堂親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長營營。睢陽客舍一再過,牢落誰人如姓名。
君家青田姿,見之毛骨寒。方當秋露警,遽迫夏景殘。年來縱飲啄,意外失防閑。誰歟不具眼,死之于汝安。
是誰迫我母,持炙致諸賓。驚起自接取,云賓此老親。
先生天下士,偶迫詔書行。勿謂無奇對,惟言在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