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邪義的詩詞(125首)
1
《賀黃察院》 宋·劉克莊
自從慶歷親除后,直到咸淳第四年。
當道豺應驚破膽,通天狐不敢垂涎,豸冠本古觸邪義,麟筆它時責備賢。
八十九翁盲且耄,有徂徠頌獻無緣。
2
《通判國博中齋詩》 宋·強至
天下以中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賢一用中,政刑禮樂萬事平。
於戲后世中道喪,政分寬猛刑重輕。
禮非儉陋則奢僭,樂不專一須鏘鏗。
4
《刺世疾邪賦》 兩漢·趙壹
伊五帝之不同禮,三王亦又不同樂。
數極自然變化,非是故相反。
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春秋時禍敗之始,戰國逾增其荼毒。
秦漢無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
辭賦精選抒情
5
《魯仲連義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圍趙之邯鄲。
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古文觀止寫人歷史故事
8
《和湯無邪》 宋·廖行之
東風習習初春天,流澌凍解興魚潛。
池波生綠紋漪漣,和氣已覺彌天淵。
人間佳處不獨此,我有嘉客稱世賢。
懷歸不肯依劉表,滿懷貯月清光皎。
11
《雜詩六首》 唐·李華
黃鐘叩元音,律呂更循環。
邪氣悖正聲,鄭衛生其間。
典樂忽涓微,波浪與天渾。
嘈嘈鴟梟動,好鳥徒綿蠻。
12
《寄崔列中丞》 唐·王建
火山無冷地,濁流無清源。
人生在艱世,何處避讒言。
諸侯鎮九州,天子開四門。
尚有忠義士,不得申其冤。
13
《贈王侍御》 唐·王建
愚者昧邪正,貴將平道行。
君子抱仁義,不懼天地傾。
三受主人辟,方出咸陽城。
遲疑匪自崇,將顯求賢名。
16
《哭孔戡》 唐·白居易
洛陽誰不死,戡死聞長安。
我是知戡者,聞之涕泫然。
戡佐山東軍,非義不可干。
拂衣向西來,其道直如弦。
17
《贈雍陶博士》 唐·劉得仁
腹是群書笥,官為六義師。
情高少塵事,朝下足閑時。
有句同人伏,無私胄子知。
漢庭公議在,正與觸邪宜。
* 關于邪義的詩詞 描寫邪義的詩詞 帶有邪義的詩詞 包含邪義的古詩詞(1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