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淳以后學無師,嘉紹厭厭士氣衰。何等淫辭南岳稿,不祥妖讖晚唐詩。三風盍遣鄭聲放,一日忽驚周鼎移。歐九登庸柳七棄,昭陵曾筑太平基。
紛紛肉食笑儒冠,賴有吾徒耐歲寒。心遠要期來哲共,眼高不受俗書瞞。樽前笑語窺胸次,燈下工夫見筆端。好向故都求益友,歸時敢作去時看。
戰鼙征騎洶人寰,此道煙昏霧海間。萬世難磨朱氏學,一官來管紫陽山。窮冬碩果何曾食,滄海明珠不再還。能作春霆啟幽蟄,終身我亦巷瓢顏。
儒風掃地久堪哀,誰與前朝養禍胎。真魏無牛喬鄭壽,杜游不作董丁來。游魂葛嶺人方醉,轉盼陳橋業遽灰。賴是紫陽書尚在,不隨遷鼎委蒿萊。
錢塘湖上試經過,便似幫淮玉樹歌。突兀棲臺新佛剎,依稀燈火舊沙河。士皆戎服駢鞍馬,女尚宮妝拂黛蛾。我欲同君理輕棹,蘇堤呼酒酹東坡。
余生橄欖蠖求伸,久作屠酥最后人。萬事不關閒處眼,三朝聊喜歲前喜。草芽地已回生意,雪霽天應念小民。船活東游君決計,何當同載自由身。
霜熟林空月滿川,沖寒突兀聳詩肩。便應策驥行夷路,不用燃犀照碧淵。從昔正人終遇世,到今方士漫求仙。老成謀國須吾輩,可笑輕疎賈少年。
從今日日聽新除,去馬加鞭不用徐。最是好為三釜計,不妨頻寄萬金書。君行霄漢無留軔,我得江湖欲縱魚。更念起家人底事,百年門戶正關渠。
民欲遮留上欲來,政聲無間到輿臺。道迎和氣收蠻瘴,彈壓余陰蟄楚雷。已是因風成柳絮,會須逐馬見銀杯。一觴好上公堂壽,不為梅花昨夜開。
山色初明小雨開,可容無地拓襟懷。荒寒試與登臨去,奇崛能隨感慨來。何限詩愁關世故,終憑爛醉了生涯。風流二謝猶堪恨,俯首劉郎戲馬臺。
江邊危阜俯江皋,去馬來牛細若毛。古道向來元寂寂,俗流何處不滔滔。漫拈老筆雕空闊,徑命芳樽洗郁陶。天地年年有遙落,悲秋端謝楚人騷。
老不死,心未灰。觸著惡發,青天怒雷。引得虎頭燕頷,競起叢林禍胎。點著便領,何其俊領,何其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