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句踐兮思報吳,問國政兮五大夫。辟田野兮實倉府,訪疾苦兮字幼孤。抱冰兮握火,置膽兮坐臥。采蕺兮與葛,側席兮閭左。
昔蒙興化池頭送,今許龍門潭上期。聚散但慚長見念,榮枯安敢道相思。功成名遂來雖久,云臥山游去未遲。聞說風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時。
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賢來往頻。一復時程雖不遠,百馀步地更相親。朱門陪宴多投轄,青眼留歡任吐茵。聞道郡齋還有酒,花前月下對何人。
心問身云何泰然,嚴冬暖被日高眠。放君快活知恩否,不早朝來十一年。
有客南來話所思,故人遙枉醉中詩。暫因微疾須防酒,不是歡情減舊時。
雪月兩相映,水石互悲鳴。不知巖上枯木,今夜若為情。應見塵土膠擾,便道山間空曠,與么了平生。與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寒食節風俗抒情
雪月兩相映,水石互悲鳴。不知巖上枯木,今夜若為情。應見塵中膠擾,便道山間空曠,與么了平生。與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人門彷佛記曾來,問訊山僧始此回。卻覓舊游無是處,只應形似遣人猜。世間形似巧迷人,總是安排底處真。縱復非真猶足喜,得來聊寄夢中身。
詩見程俱七。《泛舟鑒湖同趙來叔子泰趙問聯句》
問信風篁嶺下梅。
天亦知予嬾是真,暮年乞與自由身。幽尋東浦鷺迎棹,獨臥北窗鶯喚人。野卉滿頭狂取醉,草廬容膝樂忘貧。死時是處堪藏骨,不用要離更作鄰。
折柳湖南別尚新,書來已見柳搖春。故情有此膠投漆,薄俗從渠越視秦。長劍拄頤那復夢,短衣掩脛未全貧。有詩亦欲頻持寄,腸斷西江六六鱗。
南海人從東海歸,新詩到日恰梅時。捻梅細比新詩看,未必梅花瘦似詩。
一別姑蘇江上臺,綠波碧草恨悠哉。忽然兩袖珠璣滿,割取三吳風月來。
膩花金英撲,織莛玉段抽。萱如解榮悴,爭合自忘憂。
我有忘憂號,君為憂世人。欲憂憂底事,胡不暫怡神。
種桑百箔蠶,種苧千匹布。先生種苧不種桑,布作衣裘布為巘。桃花雨晴水滿塘,烏紗白苧春風香。野樵山葛不敢并,越羅川錦爭輝光。
自從籬菊報香衰,便說南枝與北枝。底事頻來問消息,山翁近日絕無詩。
莫問今年與去年,只應貧病兩依然。故人滿眼今誰在,且賦梅花第一篇。
寥闊書題久不聞,可憐魚雁動成群。未傳春興衡陽紙,長憶江東日暮云。見說風帆京口泊,又云山色敬亭分。莫言翰墨繞游戲,看取毛錐解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