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難舉者的詩詞(199首)
2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
《答客難》 兩漢·東方朔
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澤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曠日持久,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
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備。
5
《親政篇》 明·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
”蓋上之情達于下,下之情達于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
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7
《有客從伯父大夫問說之者伯父報之曰吾侄家中》 宋·晁說之
蘭菊不易糗,孔鷥難與儀。
春事漫嬋媛,焚香讀楚辭。
北斗仰欲援,南征俯自悲。
胡為不痛飲,未肯歠其醨。
君之門九重,舉世莫余知。
世父誤見賞,中情自有奇。
更愿媒美蓉,遠舉驂白螭。
* 關于難舉者的詩詞 描寫難舉者的詩詞 帶有難舉者的詩詞 包含難舉者的古詩詞(1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