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翚的詩詞(共688首)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3
《再和六四叔所賦十二相屬詩》 宋·劉子翚
饑鼠緣條殊果墮,舍如蝸牛足高臥。
無心虎殿逐群英,尚想兔園傾一坐。
同年我又蓑龍鍾,夔蛇相憐寧有窮。
馬革戰場空白骨,羊裘釣瀨余清風。
棘端造猴巧難學,且赴茅檐雞黍約。
云深杞狗夜可尋,已辦豬靴走磽確。
8
《新涼》 宋·劉子翚
新涼為招客,勝集非預圖。
前峰雨未散,泠風繞吾廬。
披襟沐清駛,合席隨沾濡。
定知喧譊中,欲此一快無。
9
《途中》 宋·劉子翚
小市猶依海,橫橋欲跨汀。
雨余榕徑冷,春晚苧田青。
薄宦低豪氣,浮生惜壯齡。
急流歸亦好,憂患飽曾經。
12
《送六四叔之茶陵》 宋·劉子翚
底用匆匆便據鞍,離觴縱滿不能歡。
瀟湘萬里客愁遠,鶗鴃一聲春事闌。
此去宦游當益顯,時來功業自非難。
似聞幕府資奇畫,好借雄風弄羽翰。
14
《勸六四叔卜居》 宋·劉子翚
便合誅茅隱舊陂,亂來吾里獨熙熙。
年豐禾黍侵山上,地僻極松傍澗欹。
涉世有求俱甕算,歸田得計莫狐疑。
竹林杖屨從茲始,二阮風流儻可追。
15
《秋宵》 宋·劉子翚
秋宵如許永,兀坐思悠哉。
手誤挑燈滅,情長鼓瑟哀。
清號生竅穴,皓色轉崔嵬。
醉覺雄心在,流光且莫催。
16
《偶書》 宋·劉子翚
風急胡塵暗九州,岸巾長嘯一登樓。
故園卻憶桐孫在,薄宦端為荔子留。
湖海以南兵尚斗,犬戎不死禍難休。
似聞推轂皆飛將,盍有清談謝傅流。
17
《夢如愚珙》 宋·劉子翚
驚破池塘夢,宵長不再眠。
寒聲搖谷口,側月到床邊。
一自芝蘭遠,都無翰墨傳。
老懷安得寫,孤詠不成篇。
19
《鹿鳴燕詩送諸進士》 宋·劉子翚
講藝欣聞暫息兵,槐花秋晚詔群英。
胡塵不隔蟾宮路,鏡水初題雁塔名。
禮盛邦侯開宴豆,道隆鄉老萃簪纓。
更期妙手皆穿的,薦士吳僚亦與榮。
21
《劉處士墳山禮亭》 宋·劉子翚
風馬云車悵莫尋,祠亭空鎖古原陰。
豆觴三獻禮經事,霜露四時人子心。
世盡浮云同渺渺,名高拱木共森森。
平生積善身徒老,賴有家兒敵萬金。
22
《李似表見訪》 宋·劉子翚
石磴荊藩隱薜蘿,豈知迢遞枉鳴珂。
交游奈久知君少,邂逅成歡此夕多。
千斛敢求身后傳。
一樽聊和飲中歌。
云鵬欲舉那留得,南浦傷心又綠波。
24
《井泉》 宋·劉子翚
石井水濺濺,寒莎映碧蘚。
雨聲添溜急,天影入波圓。
曉汲連山寺,春耕潤野田。
杖藜三宴罷,毛發更蕭然。
26
《寄張子平》 宋·劉子翚
老矣張平子,飄零客此州。
清樽如有伴,白發不知愁。
雨燕捎簾入,風花擁檻浮。
夢中家在否,歸興莫悠悠。
27
《寄巨山》 宋·劉子翚
分攜六換禁城煙,夢也慵飛到日邊。
采筆尚懷貂可續,冰銜時許雁遙傳。
紫薇院靜君宵直,綠苧村深我晝眠。
會身急流歸亦好,雙筇同訪幔亭仙。
28
《寄巨山》 宋·劉子翚
故人浮家槜李傍,為愛修竹分僧房。
霏霏玉塵夢千里,剡剡銀鉤書數行。
極知神潛鼻端白,祗恐喜動眉間黃。
煙波莫久費吟筆,好繪日月增天光。
37
《古松》 宋·劉子翚
手植知何代,樅樅萬蓋齊。
韻清琴易寫,干直鳥難棲。
慘淡連云塢,鬅鬙蔭石溪。
刳明雖小用,曾照路人迷。
38
《負暄》 宋·劉子翚
宵寒臥增裯,晝寒起增衣。
何如負暄樂,高堂日暉暉。
引光扉盡辟,追影榻屢移。
妙趣久乃酣,瞑目潛自知。
39
《訪原仲山居》 宋·劉子翚
寂寂臨湖屋,湖風為掩門。
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村。
好事長留客,雖貧亦置樽。
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