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古詩三百首鄉村勞作寫鳥
輕帆掛與白云來,棹擊中流天倒開。五月江聲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臺。
我行昨出廬山西,藤竹蒼蒼陰虎溪。東林鐘聲晚出寺,高崖木葉秋平溪。白云萬疊倏然合,窈眇回聽清猿啼。洪州三月憶惝惚,徑駕歸艇輕于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