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唐詩三百首抒情失意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寫人送別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秋天
我行滯宛許,日夕望京豫。曠野莽茫茫,鄉山在何處。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少年弄文墨,屬意在章句。十上恥還家,裴回守歸路。
寫景懷才不遇悵惘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訪友寫景感傷
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師。黃金燃桂盡,壯志逐年衰。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
唐詩三百首抒情歸隱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寒開。少婦曾攀折,將歸插鏡臺。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唐詩三百首
吾觀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一聞邊烽動,萬里忽爭先。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
離別贊揚友人憤懣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寫景寫山抒情
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逐逐懷良馭,蕭蕭顧樂鳴。(《省試騏驥長鳴》詩,見《丹陽集》)
詠物梅花言志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七夕節思鄉
水亭涼氣多,閑棹晚來過。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幽賞未云遍,煙光奈夕何。
夏天田園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崢嶸當曙空。
山水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春節友情宴飲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寫景渡江抒情愉悅
帶雪梅初暖,含煙柳尚青。來窺童子偈,得聽法王經。會理知無我,觀空厭有形。迷心應覺悟,客思未遑寧。
春天寫景抒懷向往
日暮田家遠,山中勿久淹。歸人須早去,稚子望陶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