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的詩詞(共538首)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201
《少年樂(一作貴家郎)》 唐·張祜
二十便封侯,名居第一流。
綠鬟深小院,清管下高樓。
醉把金船擲,閑敲玉鐙游。
帶盤紅鼴鼠,袍砑紫犀牛。
錦袋歸調箭,羅鞋起撥球。
眼前長貴盛,那信世間愁。
206
《題杭州靈隱寺》 唐·張祜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里郭中煙。
后塔聳亭后,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
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207
《題杭州天竺寺》 唐·張祜
西南山最勝,一界是諸天。
上路穿巖竹,分流入寺泉。
躡云丹井畔,望月石橋邊。
洞壑江聲遠,樓臺海氣連。
塔明春嶺雪,鐘散暮松煙。
何處去猶恨,更看峰頂蓮。
208
《酬答柳宗言秀才見贈》 唐·張祜
南下天臺厭絕冥,五湖波上泛如萍。
江鷗自戲為蹤跡,野鹿閑驚是性靈。
任子偶垂滄海釣,戴逵虛認少微星。
金門后俊徒相唁,且為人間寄茯苓。
209
《送人歸蜀》 唐·張祜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巖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210
《和杜使君九華樓見寄》 唐·張祜
孤城高柳曉鳴鴉,風簾半鉤清露華。
九峰聚翠宿危檻,一夜孤光懸冷沙。
出岸遠暉帆欲落,入谿寒影雁差斜。
杜陵歸去春應早,莫厭青山謝脁家。
211
《送周尚書赴滑臺》 唐·張祜
楚謠襦袴整三年,喉舌新恩下九天。
鼓角雄都分節鉞,蛇龍舊國罷樓船。
昆河已在兵鈐內,堂柳空留鶴嶺前。
多病無由酬一顧,鄢陵千騎去翩翩。
212
《哭京兆龐尹》 唐·張祜
揚子江頭昔共迷,一為京兆隔云泥。
故人昨日同時吊,舊馬今朝別處嘶。
向壁愁眉無復畫,扶床稚齒已能啼。
也知世路名堪貴,誰信莊周論物齊。
213
《寄獻蕭相公》 唐·張祜
東去江干是勝游,鼎湖興望不堪愁。
謝安近日違朝旨,傅說當時允帝求。
暫向聊城飛一箭,長為滄海系扁舟。
分明此事無人見,白首相看未肯休。
217
《公子行》 唐·張祜
錦堂晝永繡簾垂,立卻花驄待出時。
紅粉美人擎酒勸,青衣年少臂鷹隨。
輕將玉杖敲花片,旋把金鞭約柳枝。
近地獨游三五騎,等閑行傍曲江池。
218
《寄王尊師》 唐·張祜
天臺南洞一靈仙,骨聳冰棱貌瑩然。
曾對浦云長昧齒,重來華表不知年。
溪橋晚下玄龜出,草露朝行白鹿眠。
猶憶夜深華蓋上,更無人處話丹田。
219
《憶游天臺寄道流》 唐·張祜
憶昨天臺到赤城,幾朝仙籟耳中生。
云龍出水風聲過,海鶴鳴皋日色清。
石筍半山移步險,桂花當洞拂衣輕。
今來盡是人間夢,劉阮茫茫何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