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首陽山下路,孤竹節長存。為問無心草,如何庇本根。
高才何必貴,下位不妨賢。孟簡雖持節,襄陽屬浩然。
河洛多塵事,江山半舊游。春風故人夜,又醉白蘋洲。
坐見三生事,宗傳一衲來。已知無法說,心向定中灰。
碧落新樓迥,清池古樹閑。先賢盡為宰,空看縣南山。
高齋長對酒,下客亦沾魚。不為江南去,還來郡北居。
大堤花月夜,長江春水流。東風正上信,春夜特來游。
敘事打魚諷刺
儂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自郎石城出,長在石城頭。
勸慰友人
七里垂釣叟,還傍釣臺居。莫恨無名姓,嚴陵不賣魚。
景點抒情
青青樹中草,托根非不危。草生樹卻死,榮枯君可知。
車輪不可遮,馬足不可絆。長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新人千里去,故人千里來。剪刀橫眼底,方覺淚難裁。登山不愁峻,涉海不愁深。中擘庭前棗,教郎見赤心。
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盡日不歸處,一庭梔子香。
南風吹五兩,日暮竟陵城。腸斷巴江月,夜蟬何處聲。
萬里邊城遠,千山行路難。舉頭唯見日,何處是長安。漢庭無大議,戎虜幾先和。莫羨傾城色,昭君恨最多。
為底胡姬酒,長來白鼻騧.摘蓮拋水上,郎意在浮花。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吹入簾里,唯有惹衣香。
蟋蟀鳴洞房,梧桐落金井。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妾有羅衣裳,秦王在時作。為舞春風多,秋來不堪著。
入夜秋砧動,千聲起四鄰。不緣樓上月,應為隴頭人。
晚日催弦管,春風入綺羅。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萬里春應盡,三江雁亦稀。連天漢水廣,孤客未言歸。
玉管朝朝弄,清歌日日新。折花當驛路,寄與隴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