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舜民的詩詞(共260首)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9
《題木居士》 宋·張舜民
波穿火透本無奇,初見潮州刺史詩。
當日老翁終不免,后來居士欲奚為。
山中雷雨誰宜主,水底蛟龍睡不知。
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復長孫枝。
10
《送吳都曹還蕪湖》 宋·張舜民
柳嶺相從歲屢遷,南湖同泛又經年。
齋前怪石曾為枕,門外長楊憶系船。
白酒一壺賢圣樂,古書千卷弟兄傳。
九衢塵土忙如火,握手相看思黯然。
11
《送龐舅大夫》 宋·張舜民
外家門館未應疏,舅氏多能作大夫。
才命淹回猶半刺,舟船繚繞向三吳。
興公自有游山賦,鄭老寧無過海圖。
去國長年宜自愛,不須頻叩步兵廚。
13
《梅子》 宋·張舜民
月破冥冥雨,枝搖閃閃黃。
口中先水出,衣上帶花香。
肺疾須拚醉,牙疏不耐嘗。
調羹無復用,山谷日傾筐。
14
《鄰居張民師友孝齋》 宋·張舜民
歲晚何人念孔懷,北齋風景似南齋。
夜寒幾借陽城被,歸興徒穿杜子鞋。
烏鳥爭巢時墜屋,叢萱得雨亂侵階。
閉門朗諷閒居賦,一任紅塵漲六街。
17
《城上烏》 宋·張舜民
城上烏,山頭月,幾點殘星滅不滅,營中角聲鳴咽咽。
戰馬嘶,征人發,堂上雙親垂白發,閨中少婦年二八。
爺牽衣,兒抱膝,東鄰西鄰哭聲一,道上行客腸斷絕。
19
《思善堂》 宋·張舜民
春風長萬物,棘子猶卷然。
及至華實稠,已悲霜露先。
功隨四時去,不待三牲全。
所以陟屺人,設身常舍旃。
21
《九日和檢法登高之作》 宋·張舜民
重陽何處可登臨,獨有條山可共尋。
世上幾人能到此,樽前萬事莫相侵。
溪風獵獵時吹帽,菊蕊紛紛易滿襟。
莫為嘉辰頻索醉,也須隨分惜光陰。
24
《宣赦》 宋·張舜民
擊鼓填街道,傳聲過水濱。
國嚴三歲祀,恩洗萬方春。
舟檝隨南斗,衣冠拱北辰。
嶺南并嶺北。
多少望歸人。
26
《行次晚洲》 宋·張舜民
臘月遭霖雨,孤舟艤暮灘。
數聲歸雁斷,半嶺野梅殘。
無復論偕老,何時展急難。
江湖臥周歲,此夕最難安。
31
《題隔師松齋》 宋·張舜民
未解子荊流可枕,冷笑陶令琴無弦。
臨流有耳安用洗,續弦得膠還自煎。
不禁巢邊黃口鬧,不作竿上鮎魚緣。
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師飽聽松風眠。
37
《山果》 宋·張舜民
煮酒堆山果,新茶下粉團。
似梅嫌足核。
如蜜少加酸。
公子傾金彈,行人漏蠟丸。
吾鄉元不識,歸日畫圖看。
40
《南岳》 宋·張舜民
它國西南隅,亙地{左山右勾}嶁外。
奇峰七十二,主客雅相對。
轍在想虔游,銘知知禹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