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舜民的詩詞(共260首)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121
《書薛紹彭詩編》 宋·張舜民
白楊宿草幾離披,忽對遺編動永思。
棠棣先凋空浩嘆,圖書不展已多時。
豈惟獨負游山約,何意重看送我詩。
今日山翁悲復喜,薛家門里有孤兒。
123
《試院感懷》 宋·張舜民
朱戶當晝扃,霜簾達夜懸。
沈沈造廣庭,皞皞接眾賢。
疏莛叩洪鐘,短綆汲深淵。
始知學不迨,內顧多歉然。
125
《灑然堂》 宋·張舜民
何必徜徉水石間,聽君言語已孱顏。
三湘盡處猶逢竹,五嶺回時卻見山。
吏案總教如雁雁,靈源我且似鷗閒。
天邊猿鶴皆相識,惟欠攜筇日往還。
128
《秋日書懷》 宋·張舜民
涼風起天末,何物動人愁。
一室關河暮,三年草木秋。
高文誰吊屈,晚節漫依劉。
獨怪瀼西叟,巴江得久留。
132
《妙蓮閣》 宋·張舜民
休論雪竇與云峰,且看天臺劍戟叢。
萬水千山來閣上,一花六葉現池中。
誰將色界填空界,不離香風席祖風。
有底妙蓮談不盡,卻成賦筆與興翁。
133
《呂子固小女哀辭》 宋·張舜民
伯道無兒可典刑,中郎有女最聰明。
季拿卻返商山葬,阿軟空留洛下情。
令祖六男皆磊落,名孫一女又凋零。
茫茫此理終難問,忍聽人間哭子聲。
134
《凌虛堂》 宋·張舜民
岐山四合與臺平,半露園林葉未成。
是處芳菲皆可惜,晚來風雨太無情。
山川不改秦云色,宮室長懸隴水聲。
惟有故園終不見,倉庚黃鳥向人鳴。
137
《黃陵題詠》 宋·張舜民
簫韶不返九疑愁,雙鳳追思楚水秋。
袆翟飄搖摧畫壁,佩環零落掛簾鉤。
春深蘭芷供香案,日暮烏鳶送客舟。
自是江湖清絕處,后人憔悴寫離憂。
138
《還卷答徐長官》 宋·張舜民
才士生平多薄命,文章自昔少知音。
增添行李妨為客,搜攪肝腸枉用心。
高閣書存終覆瓿,長門賦麗偶遺金。
云臺幸有功名望,何必孜孜泥古今。
139
《淮口阻雨》 宋·張舜民
旱久不得雨,既雨不肯休。
沄沄汴河水,初合淮河流。
北來何處客,暫此駐扁舟。
中有投荒人,萬里趨炎洲。
聽水夜不眠,觀水朝亦愁。
呼風卷重陰,放出赤日頭。
140
《花時對雪》 宋·張舜民
急霰飄零際,群芳爛熳中。
半開先逐水,未落已隨風。
兵渡金陵破,塵來繡嶺空。
誰能勞樽酒,暫使客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