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方孝孺的詩詞(共23首)

    方孝孺簡介

    方孝孺頭像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寧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蜀獻王替他改為“正學”,因此世稱“正學先生”。福王時追謚文正。在“靖難之役”期間,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阿,孤忠赴難,不屈而亡。

    1 《深慮論》 明·方孝孺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然而,禍常發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豈其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

    古文觀止史論謀略

    2 《豫讓論》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
    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

    古文觀止史論寫人

    3 《蚊對》 明·方孝孺

    天臺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驚寤,以為風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聞有飛鳴聲,如歌如訴,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撲股面。

    辭賦精選諷刺

    4 《送劉士端歸括蒼》 明·方孝孺

    憶昔高皇定華夏,海內遘屯龍戰野。
    帷幄謨謀三數公,君家中丞最瀟灑。
    舳艫十萬搗虛來,帆檣蔽空聲吼雷。
    從容決策掃強寇,手扶日月滄溟開。

    5 《題王叔明墨竹為鄭叔度賦》 明·方孝孺

    吳下王蒙藝且文,吳興趙公之外孫。
    黃塵飄蕩今白發,典刑遠矣風流存。
    華亭朱芾稱善畫,每觀蒙畫必嘆詫。
    謂言妙處逼古人,世俗相傳倍增價。

    6 《徽宗花鳥圖》 明·方孝孺

    宣仁升遐司馬死,宋祚當時已中否。
    豈知禍亂猶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簡書四出捷星馳,重見熙豐舊設施。
    太室既崇荊國祀,朝堂新刊黨人碑。

    7 《李白觀瀑圖》 明·方孝孺

    天寶之亂唐已亡,中興幸有汾陽王。
    孤軍匹馬跨河北,手扶紅日照萬方。
    凌煙功臣世爭羨,李侯先識英雄面。
    沈香亭北對蛾眉,眼中已見漁陽亂。

    8 《題李白對月圖》 明·方孝孺

    明月出高樹,上懸青天中。
    下有萬頃之長江,揚波泛彩清若空。
    江風吹人色凄凜,此時對月誰能寢?十千斗酒何足論,舉
    杯宜就花前飲。

    9 《次王仲縉感懷韻》 明·方孝孺

    東京多節士,我懷管幼安。
    騰身風塵表,寵祿寧肯干。
    子魚不相諒,高位屢超遷。
    腐鼠欲見污,聞之愧心顏。

    10 《次修得雜詩韻》 明·方孝孺

    神龍臥深澤,不若抱甕滋。
    白日掞重陰,不如寸燭輝。
    賢豪初未遇,但覺吾道非。
    紛紛當涂子,權勢眾所歸。
    兩生困蓬藋,屠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11 《宿夾江寺》 明·方孝孺

    窗開覺山近,院涼知雨足。
    淡月透疏欞,流螢度深竹。
    心空慮仍澹,神清夢難熟。
    起坐佛燈前,閑抽易書讀。

    12 《栽柏》 明·方孝孺

    迂拙乖世用,每蘊無窮思。
    取效非目前,遠與千載期。
    翠柏信良材,成長計功遲。
    茲晨劚煙雨,移動盈尺姿。

    13 《追次朱子春懷詩韻》 明·方孝孺

    聞鐘理短發,徐步啟荊扉。
    不知夜雨過,園林頓芳菲。
    江山靜妙顏,云日浮清輝。
    殘梅落欲盡,幽池水痕肥。
    始見新歲來,景物忽如茲。
    徒為逝川嘆,未遂滄洲期。
    及時樂取樂,莫遣青春歸。

    14 《江山萬里圖》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

    15 《絕命詞》 明·方孝孺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
    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16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 明·方孝孺

    斥土開瑤殿,因山近翠微。
    神輿離鶴禁,天淚濕龍衣。
    日月還丹闕,風云送六飛。
    太平皇業固,清廟詠光輝。

    17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 明·方孝孺

    淵默師成憲,端嚴信若神。
    承天行日月,與世作陽春。
    銳意思寬政,溫顏訪老臣。
    至今江海士,猶想屬車塵。
    ¤

    18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 明·方孝孺

    懿文光典冊,善美過昭明。
    歷數歸元子,哀榮動圣情。
    神靈游帝所,陵寢鎮天京。
    誄德南郊在,千秋有頌聲。
    ¤

    19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 明·方孝孺

    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嬰孩。
    萬歲千秋志,經天緯地才。
    未登宸極定,忍見泰山頹。
    圣子承皇業,能舒四海哀。
    ¤

    20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 明·方孝孺

    相宅圖方獻,還宮疾遽侵。
    鼎龜懸寶命,笙鶴動哀音。
    誰紹三王治,徒傾四海心。
    關中諸父老,猶望翠華臨。
    ¤

    21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 明·方孝孺

    監國裨皇政,憂勞二十年。
    龍樓方愛日,鶴馭遽賓天。
    已失群生望,空余后世傳。
    長江一掬淚,流恨繞虞淵。
    ¤

    22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 明·方孝孺

    文華端國本,潛澤被寰區。
    云繞星辰劍,春回造化爐。
    變通周典禮,寬大漢規模。
    厭世嗟何早,蒼生淚欲枯。
    ¤

    23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 明·方孝孺

    盛德臨中夏,黎民望彼蒼。
    少留臨宇宙,未必愧成康。
    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
    神游思下土,經國意難忘。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