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朱慶馀的詩詞(共168首)

    朱慶馀簡介

    朱慶馀頭像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1 《長城》 唐·朱慶馀

    秦帝防胡虜,關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盡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猶自哭風沙。

    詠史懷古

    2 《近試上張籍水部/近試上張水部/閨意獻張水部》 唐·朱慶馀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唐詩三百首新婚考試

    3 《宮詞/宮中詞》 唐·朱慶馀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唐詩三百首寫景宮怨

    4 《行路難》 唐·朱慶馀

    世事澆浮后,艱難向此生。
    人心不自足,公道為誰平。
    德喪淳風盡,年荒蔓草盈。
    堪悲山下路,非只客中行。

    5 《早梅》 唐·朱慶馀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
    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
    艷寒宜雨露,香冷隔塵埃。
    堪把依松竹,良涂一處栽。

    6 《塞下曲》 唐·朱慶馀

    萬里去長征,連年慣野營。
    入群來擇馬,拋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闊,弓盤鵲角輕。
    問看行近遠,西過受降城。

    7 《過耶溪》 唐·朱慶馀

    春溪繚繞出無窮,兩岸桃花正好風。
    恰是扁舟堪入處,鴛鴦飛起碧流中。

    8 《中秋月》 唐·朱慶馀

    自古分功定,唯應缺又盈。
    一宵當皎潔,四海盡澄清。
    靜覺風微起,寒過雪乍傾。
    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

    9 《湖州韓使君置宴(一作陪韓中丞宴不飲酒)》 唐·朱慶馀

    老大成名仍足病,縱聽絲竹也無歡。
    高情太守容閑坐,借與青山盡日看。

    10 《南湖》 唐·朱慶馀

    湖上微風小檻涼,翻翻菱荇滿回塘。
    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
    蘆葉有聲疑露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飄然蓬艇東歸客,盡日相看憶楚鄉。

    11 《啄木兒》 唐·朱慶馀

    丁丁向晚急還稀,啄遍庭槐未肯歸。
    終日與君除蠹害,莫嫌無事不頻飛。

    12 《觀濤》 唐·朱慶馀

    木落霜飛天地清,空江百里見潮生。
    鮮飆出海魚龍氣,晴雪噴山雷鼓聲。
    云日半陰川漸滿,客帆皆過浪難平。
    高樓曉望無窮意,丹葉黃花繞郡城。

    13 《送崔秀才游江陵》 唐·朱慶馀

    樽前荊楚客,云外思縈回。
    秦野春已盡,商山花正開。
    鷗驚帆乍起,虹見雨初來。
    自有歸期在,蟬聲處處催。

    寫景春天山水思鄉組詩

    14 《榜曲》 唐·朱慶馀

    荷花明滅水煙空,惆悵來時徑不同。
    欲到前洲堪入處,鴛鴦飛出碧流中。

    15 《登玄都閣》 唐·朱慶馀

    野色晴宜上閣看,樹陰遙映御溝寒。
    豪家舊宅無人住,空見朱門鎖牡丹。

    送別俠客

    16 《都門晚望》 唐·朱慶馀

    綠槐花墮御溝邊,步出都門雨后天。
    日暮野人耕種罷,烽樓原上一條煙。

    17 《廢宅花》 唐·朱慶馀

    數樹荒庭上,芬芳映綠苔。
    自緣逢暖發,不是為人開。
    色艷鶯猶在,香消蝶已回。
    相從無勝事,誰向此傾杯。

    18 《過洞庭》 唐·朱慶馀

    帆掛狂風起,茫茫既往時。
    波濤如未息,舟楫亦堪疑。
    旅雁投孤島,長天下四維。
    前程有平處,誰敢與心期。

    19 《旅中秋月有懷》 唐·朱慶馀

    久客未還鄉,中秋倍可傷。
    暮天飛旅雁,故國在衡陽。
    島外歸云迥,林間墜葉黃。
    數宵千里夢,時見舊書堂。

    20 《與龐復言攜酒望洞庭》 唐·朱慶馀

    南湖春色通平遠,貪記詩情忘酒杯。
    帆自巴陵山下過,雨從神女峽邊來。
    青蒲映水疏還密,白鳥翻空去復回。
    盡日與君同看望,了然勝見畫屏開。

    21 《自蕭關望臨洮》 唐·朱慶馀

    玉關西路出臨洮,風卷邊沙入馬毛。
    寺寺院中無竹樹,家家壁上有弓刀。
    惟憐戰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
    日暮獨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樓高。

    22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唐·朱慶馀

    閑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
    隔水蟬鳴后,當檐雁過時。
    雨馀槐穟重,霜近藥苗衰。
    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

    23 《過蘇州曉上人院》 唐·朱慶馀

    夏滿律當清,無中景自生。
    移松不避遠,取石亦親行。
    經案離時少,繩床著處平。
    若將林下比,應只欠泉聲。

    24 《題任處士幽居》 唐·朱慶馀

    惜與幽人別,停舟對草堂。
    湖云侵臥位,杉露滴茶床。
    山月吟時在,池花覺后香。
    生涯無一物,誰與讀書糧。

    唐詩三百首寫景邀請

    25 《送滕庶子致仕歸江南》 唐·朱慶馀

    常懷獨往意,此日去朝簪。
    丹詔榮歸騎,清風滿故林。
    諸侯新起敬,遺老重相尋。
    在處饒山水,堪行慰所心。

    26 《題青龍寺》 唐·朱慶馀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
    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墻。

    27 《震為蒼筤竹》 唐·朱慶馀

    為擢東方秀,修然異眾筠。
    青蒼才映粉,蒙密正含春。
    嫩籜沾微雨,幽根絕細塵。
    乍憐分徑小,偏覺帶煙新。
    結實皆留鳳,垂陰似庇人。
    顧唯竿在手,深水掛赪鱗。

    28 《與賈島、顧非熊、無可上人宿萬年姚少府宅》 唐·朱慶馀

    莫厭通宵坐,貧中會聚難。
    堂虛雪氣入,燈在漏聲殘。
    役思因生病,當禪豈覺寒。
    開門各有事,非不惜馀歡。

    29 《公子行》 唐·朱慶馀

    閑從結客冶游時,忘卻紅樓薄暮期。
    醉上黃金堤上去,馬鞭捎斷綠楊絲。

    30 《宿道士觀》 唐·朱慶馀

    堂閉仙人影,空壇月露初。
    閑聽道家子,盥漱讀靈書。

    31 《送盛長史(盛隨軍)》 唐·朱慶馀

    莫辭東路遠,此別豈閑行。
    職處中軍要,官兼上佐榮。
    野亭楓葉暗,秋水藕花明。
    拜省期將近,孤舟促去程。

    議論藝術文學組詩

    32 《送劉思復南河從軍》 唐·朱慶馀

    七千里別寧無恨,且貴從軍樂事多。
    不駐節旄先候發,偶逢山寺亦難過。
    蠻人獨放畬田火,海獸群游落日波。
    遠作受恩身不易,莫拋書劍近笙歌。

    33 《鏡湖西島言事》 唐·朱慶馀

    慵拙幸便荒僻地,縱聞猿鳥亦何愁。
    偶因藥酒欺梅雨,卻著寒衣過麥秋。
    歲計有馀添橡實,生涯一半在漁舟。
    世人若便無知己,應向此溪成白頭。

    唐詩三百首月亮懷古

    34 《贈江夏盧使君》 唐·朱慶馀

    詩人中最屈,無與使君儔。
    白發雖求退,明時合見收。
    登山猶自健,縱酒可多愁。
    好是能騎馬,相逢見鄂州。

    35 《送璧州劉使君》 唐·朱慶馀

    王府登朝后,巴鄉典郡新。
    江分入峽路,山見采鞭人。
    舊業孤城夢,生祠幾處身。
    知君素清儉,料得卻來貧。

    36 《賀張水部員外拜命》 唐·朱慶馀

    省中官最美,無似水曹郎。
    前代佳名遜,當時重姓張。
    白須吟麗句,紅葉吐朝陽。
    徒有歸山意,君恩未可忘。

    37 《逢山人》 唐·朱慶馀

    星月相逢現此身,自然無跡又無塵。
    秋來若向金天會,便是青蓮葉上人。

    38 《贈鳳翔柳司錄》 唐·朱慶馀

    杏園北寺題名日,數到如今四十年。
    點檢生涯與官職,一莖野竹在身邊。

    39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殼》 唐·朱慶馀

    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愈疾味偏佳。
    若交盡乞人人與,采盡商山枳殼花。

    40 《舜井》 唐·朱慶馀

    碧甃磷磷不記年,青蘿鎖在小山顛。
    向來下視千山水,疑是蒼梧萬里天。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