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越嶺向南風景異,人人傳說到京城。經冬來往不踏雪,盡在刺桐花下行。
仙觀曾過知不遠,花藏石室杳難尋。泉邊白鹿聞人語,看過天壇漸入深。
滿酌勸童仆,好隨郎馬蹄。春風慎行李,莫上白銅鞮.
石抱龍堂蘚石干,山遮白日寺門寒。長松瀑布饒奇狀,曾有仙人駐鶴看。
馬識青山路,人隨白浪船。別君猶有淚,學道謾經年。
詠懷憂國憂民
科名繼世古來稀,高步何年下紫微。帝命幾曾移重鎮,時清猶望領春闈。登朝舊友常思見,開幕賢人并望歸。今日得游風化地,卻回滄海有光輝。
寫人感慨抒懷
結茅當此地,下馬見高情。菰葉寒塘晚,杉陰白石明。向爐新茗色,隔雪遠鐘聲。閑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曲渚回花舫,生衣臥向風。鳥飛溪色里,人語棹聲中。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叢。前灣更幽絕,雖淺去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