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李曾伯的詩詞(共806首)

    李曾伯簡介

    李曾伯頭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后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301 《初到善權香火院》 宋·李曾伯

    寺有宗盟幾百年,洪恩錫出堯天。
    三生香火前因在,一段林巒舊識然。
    華表鶴歸今豈異,葛陂龍化古嘗傳。
    更須行腳江湖了,來結云山不盡緣。

    302 《出郊劭農口占》 宋·李曾伯

    小約賓僚集,相招老父耕。
    寺依青帶住,人在翠帷行。
    疊嶂堆春色,微云護午晴。
    時康田里樂,歸騎踏花輕。

    303 《阻風池州界》 宋·李曾伯

    擬以風斯下,胡然日在茲。
    一頭聊且避,入面欲何施。
    坎有險如此,需於沙待之。
    姑陪鵬力厚,萬里看南為。

    304 《自湘赴廣道間雜詠·永州曉行》 宋·李曾伯

    推枕月微明,登車才五更。
    啼破千山暝,枝禽三兩聲。

    305 《自湘赴廣道間雜詠·蟠松》 宋·李曾伯

    紅紫競芳叢,中蟠一古松。
    春風自來去,吹不勸蒼龍。

    306 《自湘赴廣道間雜詠·李花》 宋·李曾伯

    昨夜孤村宿,春深人寂寥。
    庭前一株李,為我縞中宵。

    307 《自湘赴廣道間雜詠·蘭花》 宋·李曾伯

    行盡離騷國,春深未見蘭。
    容非隱君子,甘老蕨薇間。

    308 《重慶閫治十詠·尊安堂》 宋·李曾伯

    堯舜君民學,吾儒共講磨。
    一毫如有愧,其若此堂何。

    309 《重慶閫治十詠·友石》 宋·李曾伯

    卓爾有所立,儼然即之溫。
    他疑攻玉異,并誼斷金存。

    310 《重慶閫治十詠·吟嘯》 宋·李曾伯

    坐卻并州騎,行思楚澤漁。
    斯亭著斯客,斯意竟何如。

    311 《重慶閫治十詠·一廉堂》 宋·李曾伯

    九重懷井絡,一字侈奎章。
    來者思冰檗,其毋頃刻忘。

    312 《重慶閫治十詠·生意堂》 宋·李曾伯

    碩果食難盡,其機運不停。
    岷峨幾霜雪,依舊草青青。

    313 《重慶閫治十詠·華明堂》 宋·李曾伯

    要識披圖際,還同枉駕時。
    未應成否論,漢德有興衰。

    314 《重慶閫治十詠·橫舟》 宋·李曾伯

    不早浮槎去,焉能罔水行。
    叩舷誰共語,載不盡高情。

    315 《至潁州訪故老》 宋·李曾伯

    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
    荒原王翦骨,廢井伍奢魂。
    舊筑河南塢,新城塞北屯。
    百年上遺愛在,六一故碑存。

    316 《月峽城樓偶作》 宋·李曾伯

    云羃前溪洞,煙荒隔岸城。
    秋旗雜山色,曉角帶江聲。
    駐騎須邊靜,維舟待峽平。
    掀髯聊徙倚,一雁楚天橫。

    317 《宴嘉興謝守樂語口號》 宋·李曾伯

    輒從荀玉鎮扶風,政事龔黃一樣同。
    白發歸田嗟我老,黑頭入相屬之公。
    蕭然舊菊荒蕪里,欣在甘棠蔽芾中。
    詔下鴛湖天咫尺,好風行送畫船東。

    318 《宴湖南章漕樂語口號》 宋·李曾伯

    使星一點壽星邊,惠我三湘兩閱年。
    既付龜符還楚壘,便持犀節上堯天。
    何參接踵新規在,僑札論心舊識然。
    入對丹墀訪南事,細陳霜頰障蠻煙。

    319 《行湘潭道》 宋·李曾伯

    古驛湘潭道,只家松竹林。
    山連梅外遠,春入柳邊深。
    征騎雖欣霽,耕犁久望陰。
    貂裘嗟已敝,猶怯老寒侵。

    320 《行銅陵道》 宋·李曾伯

    夜報風姨息,曉乘波后平。
    江涵一鏡凈,山列兩眉橫。
    依約燃犀處,分明倒蔗生。
    徐行戒舟子,勿使白鷗驚。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