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的詩詞(共271首)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222
《題從叔沆林園》 唐·李端
阮宅閑園暮,窗中見樹陰。
樵歌依遠草,僧語過長林。
鳥哢花間曲,人彈竹里琴。
自嫌身未老,已有住山心。
223
《與鄭錫游春》 唐·李端
東門垂柳長,回首獨心傷。
日暖臨芳草,天晴憶故鄉。
映花鶯上下,過水蝶飛揚。
借問同行客,今朝淚幾行。
225
《山下泉》 唐·李端
碧水映丹霞,濺濺度淺沙。
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
凈色和云落,喧聲繞石斜。
明朝更尋去,應到阮郎家。
226
《雨雪曲》 唐·李端
天山一丈雪,雜雨夜霏霏。
濕馬胡歌亂,經烽漢火微。
丁零蘇武別,疏勒范羌歸。
若看關頭下,長榆葉定稀。
230
《王敬伯歌》 唐·李端
妾本舟中女,聞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意,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歡被,同為交頸禽。
傳杯唯畏淺,接膝猶嫌遠。
231
《送客東歸》 唐·李端
昨夜東風吹盡雪,兩京路上梅花發。
行人相見便東西,日暮溪頭飲馬別。
把君衫袖望垂楊,兩行淚下思故鄉。
232
《雜歌》 唐·李端
漢水至清泥則濁,松枝至堅蘿則弱。
十三女兒事他家,顏色如花終索寞。
蘭生當門燕巢幕,蘭芽未吐燕泥落。
234
《瘦馬行》 唐·李端
城傍牧馬驅未過,一馬徘徊起還臥。
眼中有淚皮有瘡,骨毛焦瘦令人傷。
朝朝放在兒童手,誰覺舉頭看故鄉。
235
《襄陽曲》 唐·李端
襄陽堤路長,草碧柳枝黃。
誰家女兒臨夜妝,紅羅帳里有燈光。
雀釵翠羽動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賈生十八稱才子,空得門前一斷腸。
238
《贈薛戴》 唐·李端
曉霧忽為霜,寒蟬還罷響。
行人在長道,日暮多歸想。
射策本何功,名登絳帳中。
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窮。
239
《慈恩寺懷舊》 唐·李端
去者不可憶,舊游相見時。
凌霄徒更發,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龍年月久。
東閣許聯床,西郊亦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