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武元衡的詩詞(共192首)

    武元衡簡介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61 《酬韋胄曹登天長寺上方見寄》 唐·武元衡

    青門幾度沾襟淚,并在東林雪外峰。
    今日重煩相憶處,春光知繞鳳池濃。

    62 《立秋日與陸華原于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唐·武元衡

    風入昭陽池館秋,片云孤鶴兩難留。
    明朝獨向青山郭,唯有蟬聲催白頭。

    63 《中春亭雪夜寄西鄰韓李二舍人》 唐·武元衡

    廣庭飛雪對愁人,寒谷由來不悟春。
    卻笑山陰乘興夜,何如今日戴家鄰。

    懷古寫人

    64 《送嚴秀才》 唐·武元衡

    灞浐別離腸已斷,江山迢遞信仍稀。
    送君偏下臨岐淚,家在南州身未歸。

    65 《長安賊中寄題江南所居茱萸樹》 唐·武元衡

    手種茱萸舊井傍,幾回春露又秋霜。
    今來獨向秦中見,攀折無時不斷腸。

    66 《山居》 唐·武元衡

    身依泉壑將時背,路入煙蘿得地深。
    終歲不知城郭事,手栽林竹盡成陰。

    67 《尋三藏上人》 唐·武元衡

    北風吹雪暮蕭蕭,問法尋僧上界遙。
    臨水手持筇竹杖,逢君不語指芭蕉。

    68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唐·武元衡

    商山路接玉山深,古木蒼然盡合陰。
    會府登筵君最少,江城秋至肯驚心。

    69 《摩訶池送李侍御之鳳翔》 唐·武元衡

    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樓歌酒換離顏。
    他時欲寄相思字,何處黃云是隴間。

    70 《夏夜餞裴行軍赴朝命》 唐·武元衡

    三年同看錦城花,銀燭連宵照綺霞。
    報國從來先意氣,臨岐不用重咨嗟。

    71 《秋日出游偶作》 唐·武元衡

    黃花丹葉滿江城,暫愛江頭風景清。
    閑步欲舒山野性,貔貅不許獨行人。

    72 《送柳郎中裴起居》 唐·武元衡

    望鄉臺上秦人在,學射山中杜魄哀。
    落日河橋千騎別,春風寂寞旆旌回。

    寫景寫水長江

    73 《題嘉陵驛》 唐·武元衡

    悠悠風旆繞山川,山驛空濛雨似煙。
    路半嘉陵頭已白,蜀門西上更青天。

    74 《郊居寓目偶題》 唐·武元衡

    晨趨禁掖暮郊園,松桂蒼蒼煙露繁。
    明月上時群動息,雪峰高處正當軒。

    75 《同諸公夜宴監軍玩花之作(一作同幕府夜宴惜花)》 唐·武元衡

    五侯門館百花繁,紅燭搖風白雪翻。
    不似鳳凰池畔見,飄揚今隔上林園。

    諷刺言志抒情

    76 《送張諫議》 唐·武元衡

    漢庭從事五人來,回首疆場獨未回。
    今日送君魂斷處,寒云寥落數株梅。

    77 《重送盧三十一起居》 唐·武元衡

    相如擁傳有光輝,何事闌干淚濕衣。
    舊府東山馀妓在,重將歌舞送君歸。

    78 《路岐重賦》 唐·武元衡

    芳郊欲別闌干淚,故國難期聚散云。
    分手更逢江驛暮,馬嘶猿叫不堪聞。

    贈別贊頌

    79 《送崔舍人起居》 唐·武元衡

    赤墀同拜紫泥封,駟牡連征侍九重。
    惟有白須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

    80 《宿青陽驛》 唐·武元衡

    空山搖落三秋暮,螢過疏簾月露團。
    寂寞銀燈愁不寐,蕭蕭風竹夜窗寒。

    寫景抒情思鄉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