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的詩詞(共297首)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2
《沁園春·憶黃山》 宋·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
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涌潮頭。
寫景抒情
4
《水調歌頭》 宋·汪莘
天有月來幾時。
”太白去“今人不見古時月”,本於《抱樸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郎。
抱樸子所言,非綺語也。
深思而得之,誠有此理。
6
《行香子(雪后閑眺)》 宋·汪莘
策杖溪邊。
倚杖峰前。
望瓊林、玉樹森然。
誰家殘雪,何處孤煙。
向一溪橋,一茅店,一漁船。
別般天地,新樣山川。
喚家僮、訪鶴尋猿。
山深寺遠,云冷鐘殘。
喜竹間燈,梅間屋,石間泉。
8
《浣沙溪》 宋·汪莘
屬余賦詞。
遂以此意賦之。
二月初二夜
白日青天蘸水開。
落花江上玉鞭回。
東君擎出牡丹來。
獨占洛陽春氣足,遂中天下作花魁。
相知深處舉離杯。
使君時擢浙東倉使。
10
《漢宮春》 宋·汪莘
春色平分,甚偏他楊柳,分外風流。
夭桃自適其適,一笑還休。
可憐仙李,對東風、卻少溫柔。
爭奈得、海棠妝點,向人渾不知羞。
女子惜春
11
《憶秦娥》 宋·汪莘
村南北。
夜來陡覺霜風急。
霜風急。
征途情緒,塞垣消息。
佳人獨倚琵琶泣。
一江明月空相憶。
空相憶。
寒衣未絮,荻花狼藉。
《淮南子》曰:“適苗類絮,而不可以為絮。
”
16
《八聲甘州》 宋·汪莘
惜余春、蛺蝶引春來,杜鵑趣春歸。
算何如桃李,渾無言說,開落忘機。
多謝黃鸝舊友,相逐落花飛。
芳草連天遠,愁殺斜暉。
17
《乳燕飛》 宋·汪莘
有石楠紅葉,飄下樽俎間,小飲而歸,久立碧桃花下,即事賦之
策杖南山去。
到南溪、誰家宅院,欺人先渡。
羽扇徐麾僮仆退,翠柳白沙西路。
18
《杏花天(有感)》 宋·汪莘
美人家在江南住。
每惆恨、江南日暮。
白蘋洲畔花無數。
還憶瀟湘風度。
幸自是、斷腸無處。
怎強作、鶯聲燕語。
東風占斷_箏柱。
也逐落花歸去。
21
《沁園春(自題方壺)》 宋·汪莘
春至傷春,秋至悲秋,誰在華胥。
嘆謫仙才氣,飛揚跋扈,淵明何事,慷慨欷歔。
自我少年,如今晚境,行半人間真有余。
都休問,且一觴一詠,吾愛吾廬。
23
《哨篇》 宋·汪莘
側按《稼軒詞》。
近臘景和,故山可過,足下聽余述。
便自往山中,憩精藍,與僧飯訖。
北涉灞川,明月華映郭,夜登華子岡頭立。
中秋節寫景
26
《謁金門》 宋·汪莘
檐溜滴。
都是春歸消息。
帶雨牡丹無氣力。
黃鸝愁雨濕。
爭看洛陽春色。
忘卻連天草碧。
南浦綠波雙槳急。
沙頭人佇立。
28
《好事近》 宋·汪莘
月落畫橋西,花影柳陰相亞。
把住常娥問道,是誰家亭榭。
天邊處士少微星,正在杏花下。
斜卓參旗一片。
作草堂春夜。
(右春夜)
30
《好事近》 宋·汪莘
夾岸隘桃花,花下蒼苔如積。
驀地輕寒一陣,上桃花顏色。
東鄰西舍絕經過,新月是相識。
白玉闌干斜倚,作蓬山春夕。
(右春夕)
31
《好事近》 宋·汪莘
閬苑夢回時,窗外數聲啼鳥。
覺我床前天氣,便清明多少。
詩人門戶約花開,宿蝶誤飛了。
一段山青水綠,作洞庭春曉。
(右春曉)
33
《好事近》 宋·汪莘
春早不知春,春晚又還無味,一點日中星鳥,想堯民如醉。
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開處。
正是太平風景,為人間留住。
(右仲春)
34
《好事近》 宋·汪莘
是而出,有不可勝言者矣。
約而賦之,凡七篇
風日未全春,又是春來風日。
不出方壺門戶,見東皇消息。
此時春事苦無多,春意最端的。
卻被草牙引去,向柳梢收得。
(右孟春)
38
《南鄉子》 宋·汪莘
茅舍起疏煙。
家在寒溪阿那邊。
修竹當籬梅當戶,蕭然。
問是堯天是葛天。
風雨入新年。
惟恐春陰咽管弦。
綠酒一樽歌一曲,人傳。
不屬天仙屬散仙。
婉約寫景
40
《西江月》 宋·汪莘
之。
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間,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數計周知。
欲合而處之,不可得也。
作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