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的詩詞(共627首)
1
《中京紀事》 宋·蘇頌
邊關本是苦寒地,況復嚴冬入虜鄉。
一帶土河猶未凍,數朝晴日但凝霜。
上心固已推恩信,天意從茲變燠暘。
最是使人知幸處,輕裘不覺在殊方。
2
《摘星嶺》 宋·蘇頌
昨日才離摸斗東,今朝又過摘星峰。
疲軀坐困千騎馬,遠目平看萬嶺松。
絕塞阻長逾百舍,畏途經歷盡三冬。
出山漸識還家路,騶御人人喜動容。
3
《再和》 宋·蘇頌
十分春色九分殘,計日追游至夜闌。
月照馀花光燭燭,露垂新葉影團團。
壅焙萱背尤宜厚,汲引荷池莫放乾。
看即熏風催暑景,要須佳玩兩三般。
4
《再和》 宋·蘇頌
朱門羅綺競珊珊,未必儒官偏少歡。
隨分管弦娛性尚,等間唱詠過暄寒。
幽人棲遁心非適,夸者經營席靡安。
一絓利名均是徇,能遺斯事更為難。
5
《再次前韻》 宋·蘇頌
巋然華屋四開扉,經構初憑佛大威。
最是一州孤絕處,不因嘉客到應稀。
凌虛自覺云梯近,銷暑聊將玉盞飛。
人士莫嗟山簡醉,猶能倒著接{上四下離}歸。
12
《送王彥祖學士守毗陵》 宋·蘇頌
黃州終始宋名臣,載世逢時見裔孫。
賜第中宸躋甲等,遷官京寺出殊恩。
文章已復光儒館,風節應須繼祖門。
堅請麾符知有意,聊將慈惠振元元。
13
《送僧務靜還吳》 宋·蘇頌
琴詩清絕事,靜也兩兼能。
技有知音許,名因國士稱。
故山何日別,歸舫待春乘。
卻遂林泉適,弦歌結舊朋。
14
《送李屯田粹丹陽》 宋·蘇頌
西津秋晚度歸艎,新領監州建禮郎。
蚤伏能名動江左,重聞謠詠入朱方。
部中句曲三茅阜,境上吳門二陸鄉。
官近仙都家在望,錦衣此日倍輝光。
15
《侍讀給事王公挽辭三首》 宋·蘇頌
經幄咨嗟舊學臣,誄章追冊兩優恩。
平時寵祿由稽古,不朽聲名在立言。
駟馬嘶鳴還故國,素車奔走送高原。
諸儒師表今亡矣,惟有清風愯后昆。
18
《七言送林次中南歸》 宋·蘇頌
何事頻思江海間,清時美彥未應間。
襟懷舊貯縱橫術,獻納嘗開咫尺顏。
吏隱尚勞趨幕府,郊居毋苦戀家山。
莼鱸正熟雖堪愛,羔雁相催又北還。
19
《歐陽文忠公挽辭二首》 宋·蘇頌
早向春闈遇品題,繼從留幕被恩知。
何期瀔水緘書日,正是椒陵夢奠時。
感舊緒言猶在耳,愴懷雙淚謾交頤。
誰將姓字題延道,共立門生故吏碑。
28
《寒食后一日作和林秀才》 宋·蘇頌
寒食初過一百五,陌上風輕斂微雨。
宮花鋪繡淺深紅,蜀柳垂絲千萬縷。
都人士女趁時節,郡圃山樊樂樽俎。
肯教容易度春光,來日清明更妍煦。
32
《讀楊文公集》 宋·蘇頌
文公名節冠當年,沒世清風更凜然。
梁父舊廬空德里,西州華屋慟時賢。
平生奏御三千牘,不朽文章二百篇。
瀟灑建溪遺俗在,至今弦誦滿山川。
34
《答胡完夫示及四和前篇》 宋·蘇頌
書名曾伏庾征西,詞命宜封玉檢泥。
前日星垣同屬詠,即時墨客已潛攜。
豈惟家集分門錄,直待郊居滿壁題。
更覽晉祠新石刻,從來文體壓梁齊。
38
《次韻開府太師留別諸公》 宋·蘇頌
經濟才謨沛有馀,幡然高謝意何如。
青云路盡尋歸鞅,綠野堂成憶舊廬。
漢苑宴游聯魏丙,鄴都賓客記應徐。
他時若到城南第,入副宸衷對綺疏。
40
《次韻次中寄莘老學士》 宋·蘇頌
曾見臺烏朝夕飛,尚稽雙鳳浴天池。
遠方隨牒應難久,同好彈冠即有期。
佐幕暫來光右席,還家聊去植芳籬。
睢陽老尹欽才望,待看同升贊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