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蘇颋的詩詞(共106首)

    蘇颋簡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1 《汾上驚秋》 唐·蘇颋

    北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秋天詠史抒情

    2 《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唐·蘇颋

    東望望春春可憐,更逢晴日柳含煙。
    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
    細草偏承回輦處,輕花微落奉觴前。
    宸游對此歡無極,鳥哢聲聲入管弦。

    春天宴會歌頌贊美

    3 《詠死兔》 唐·蘇颋

    兔子死蘭彈,持來掛竹竿。
    試將明鏡照,何異月中看。

    春游

    4 《雜曲歌辭·桃花行》 唐·蘇颋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成蹊點更飛。
    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5 《題壽安王主簿池館》 唐·蘇颋

    洛邑通馳道,韓郊在屬城。
    館將花雨映,潭與竹聲清。
    賢俊鸞棲棘,賓游馬佩衡。
    愿言隨狎鳥,從此濯吾纓。

    6 《長相思》 唐·蘇颋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
    楊柳青青宛地垂,桃紅李白花參差。
    花參差,柳堪結,此時憶君心斷絕。

    悼念

    7 《和黃門舅十五夜作》 唐·蘇颋

    聞君陌上來,歌管沸相催。
    孤月連明照,千燈合暗開。
    寶裝游騎出,香繞看車回。
    獨有歸閑意,春庭伴落梅。

    8 《夜宴安樂公主新宅》 唐·蘇颋

    車如流水馬如龍,仙史高臺十二重。
    天上初移衡漢匹,可憐歌舞夜相從。

    9 《餞澤州盧使君赴任》 唐·蘇颋

    聞道降綸書,為邦建彩旟。
    政憑循吏往,才以貴卿除。
    詞賦良無敵,聲華藹有馀。
    榮承四岳后,請絕五天初。

    10 《曉發興州入陳平路》 唐·蘇颋

    旌節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來青嶂宿,朝去綠江春。
    魚貫梁緣馬,猿奔樹息人。
    邑祠猶是漢,溪道即名陳。
    舊史饒遷謫,恒情厭苦辛。
    寧知報恩者,天子一忠臣。

    11 《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 唐·蘇颋

    虹旗映綠荑,春仗漢豐西。
    侍蹕浮清渭,揚舲降紫泥。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岸轉帆飛疾,川平棹舉齊。
    傅舟來是用,軒馭往應迷。
    興闋菱歌動,沙洲亂夕鹥.

    12 《奉和圣制至長春宮登樓望稼穡之作》 唐·蘇颋

    帝跡奚其遠,皇符之所崇。
    敬時堯務作,盡力禹稱功。
    赫赫惟元后,經營自左馮。
    變蕪粳稻實,流惡水泉通。

    13 《春晚紫微省直寄內》 唐·蘇颋

    直省清華接建章,向來無事日猶長。
    花間燕子棲鳷鵲,竹下鹓雛繞鳳凰。
    內史通宵承紫誥,中人落晚愛紅妝。
    別離不慣無窮憶,莫誤卿卿學太常。

    14 《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 唐·蘇颋

    疏龍磴道切昭回,建鳳旗門繞帝臺。
    七葉仙蓂依月吐,千株御柳拂煙開。
    初年競貼宜春勝,長命先浮獻壽杯。
    是日皇靈知竊幸,群心就捧大明來。

    敘事

    15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有懷之作》 唐·蘇颋

    南宮夙拜罷,東道晝游初。
    飲餞傾冠蓋,傳呼問里閭。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明發輝光至,增榮駟馬車。

    16 《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 唐·蘇颋

    靈媛乘秋發,仙裝警夜催。
    月光窺欲渡,河色辨應來。
    機石天文寫,針樓御賞開。
    竊觀棲鳥至,疑向鵲橋回。

    17 《雜曲歌辭·長相思》 唐·蘇颋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東望龍門北朝市。
    楊柳青青宛地垂,桃紅李白花參差。
    花參差,柳堪結,此時憶君心斷絕。

    18 《人日兼立春小園宴》 唐·蘇颋

    黃山積高次,表里望京邑。
    白日最靈朝,登攀盡原隰。
    年灰律象動,陽氣開迎入。
    煙靄長薄含,臨流小溪澀。
    賓朋莫我棄,詞賦當春立。
    更與韶物期,不孤東園集。

    19 《詠尹字(颋幼年,有京兆尹過父瑰命詠尹字)》 唐·蘇颋

    丑雖有足,甲不全身。
    見君無口,知伊少人。

    20 《句》 唐·蘇颋

    飛埃結紅霧,游蓋飄青云。
    指如十挺墨,耳似兩張匙。
    丑雖有足,甲不全身。
    見君無口,知伊少人。

    21 《重送舒公》 唐·蘇颋

    散騎金貂服彩衣,松花水上逐春歸。
    懸知邑里遙相望,事主榮親代所稀。

    敘事戰爭婦女離別

    22 《奉和圣制幸韋嗣立莊應制》 唐·蘇颋

    樹色參差隱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飛。
    傳聞此處投竿住,遂使茲辰扈蹕歸。

    23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制》 唐·蘇颋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成蹊點更飛。
    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24 《詠禮部尚書廳后鵲》 唐·蘇颋

    懷印喜將歸,窺巢戀且依。
    自知棲不定,還欲向南飛。

    25 《將赴益州題小園壁》 唐·蘇颋

    歲窮惟益老,春至卻辭家。
    可惜東園樹,無人也作花。

    26 《山驛閑臥即事》 唐·蘇颋

    息燕歸檐靜,飛花落院閑。
    不愁愁自著,誰道憶鄉關。

    27 《山鷓鴣詞二首》 唐·蘇颋

    玉關征戍久,空閨人獨愁。
    寒露濕青苔,別來蓬鬢秋。
    人坐青樓晚,鶯語百花時。
    愁多人易老,斷腸君不知。

    28 《奉和圣制過潼津關》 唐·蘇颋

    在德何夷險,觀風復往還。
    自能同善閉,中路可無關。

    詠物寓理

    29 《御箭連中雙兔》 唐·蘇颋

    宸游經上苑,羽獵向閑田。
    狡兔初迷窟,纖驪詎著鞭。
    三驅仍百步,一發遂雙連。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歡聲動寒木,喜氣滿晴天。
    那似陳王意,空隨樂府篇。

    30 《夜聞故梓州韋使君明當引紼感而成章》 唐·蘇颋

    惻矣南鄰問,冥然東岱幽。
    里閈寧相杵,朝嘆忽遷舟。
    君心惟伯仲,吾人復款游。
    對連時亦早,交喜歲才周。

    邊塞生活

    31 《敬和崔尚書大明朝堂雨后望終南山見示之作》 唐·蘇颋

    奕奕輕車至,清晨朝未央。
    未央在霄極,中路視咸陽。
    委曲漢京近,周回秦塞長。
    日華動涇渭,天翠合岐梁。

    32 《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 唐·蘇颋

    戲藻嘉魚樂,棲梧見鳳飛。
    類從皆有召,聲應乃無違。
    美價逢時出,奇才選眾稀。
    避堂貽后政,掃第發前幾。

    33 《陳倉別隴州司戶李維深》 唐·蘇颋

    京國自攜手,同途欣解頤。
    情言正的的,春物宛遲遲。
    忽背雕戎役,旋瞻獲寶祠。
    蜀城余出守,吳岳爾歸思。

    34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 唐·蘇颋

    二月韶春半,三空霽景初。
    獻來應有受,滅盡竟無馀。
    化跡傳官寺,歸誠謁梵居。
    殿堂花覆席,觀閣柳垂疏。

    35 《奉和馬常侍寺中之作》 唐·蘇颋

    怨暑時云謝,愆陽澤暫偏。
    鼎陳從祀日,鑰動問刑年。
    絳服龍雩寢,玄冠馬使旋。
    作霖期傅說,為旱聽周宣。

    36 《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兼郎官數子自頃沉疴…成章》 唐·蘇颋

    獨好中林隱,先期上月春。
    閑花傍戶落,喧鳥逼檐馴。
    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在山琴易調,開甕酒歸醇。

    37 《秋夜寓直中書呈黃門舅》 唐·蘇颋

    簾櫳上夜鉤,清列聽更籌。
    忽共雞枝老,還如騎省秋。
    循庭喜三入,對渚憶雙游。
    紫紱名初拜,黃縑跡尚留。
    月舒當北幌,云賦直東樓。
    恩渥迷天施,童蒙慰我求。
    遲君臺鼎節,聞義一承流。

    38 《扈從鳳泉和崔黃門喜恩旨解嚴罷圍之作》 唐·蘇颋

    輦路岐山曲,儲胥渭水湄。
    教成提將鼓,禮備植虞旗。
    不取從畋樂,先流去殺慈。
    舜韶同舞日,湯祝盡飛時。
    物應陽和施,人知雨露私。
    何如穆天子,七萃幾勞師。

    39 《同餞陽將軍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唐·蘇颋

    右地接龜沙,中朝任虎牙。
    然明方改俗,去病不為家。
    將禮登壇盛,軍容出塞華。
    朔風搖漢鼓,邊馬思胡笳。
    旗合無邀正,冠危有觸邪。
    當看勞還日,及此御溝花。

    春天田園思鄉

    40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 唐·蘇颋

    勁虜欲南窺,揚兵護朔陲。
    趙堯寧易印,鄧禹即分麾。
    野餞回三杰,軍謀用六奇。
    云邊愁出塞,日下愴臨岐。
    拔劍行人舞,揮戈戰馬馳。
    明年麟閣上,充國畫于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