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鄭剛中的詩詞(共633首)

    1 《寒食》 宋·鄭剛中

    江鄉時節逢寒食,花落未將春減色,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來亦堪惜。
    柴門風雨小庭寒,無奈池塘煙草碧。
    欲將詩句慰窮愁,眼中萬象皆相識。
    欣然應接已無暇,都為老來無筆力。

    寒食節寫景抒情

    2 《一剪梅》 宋·鄭剛中

    漢粉重番內樣妝。
    新染冰肌,淺淺鶯黃。
    廣寒宮迥阻歸期,襟袖空馀黯淡香。
    江路迢迢楚塞長。
    夢里題詩欲寄將。
    覺來斜月又沉西,一點檀心,半染微霜。

    3 《竹間見雙蝶》 宋·鄭剛中

    東山桃李錦成堆,粉翅飛飛又卻回。
    向此相隨穿綠竹,須知端為道人來。

    4 《早春有感》 宋·鄭剛中

    帶煙構外陰晴好,趁暖花苞日夜肥。
    有宅一區園十畝,不知天遣幾時歸。

    5 《再和》 宋·鄭剛中

    我賦蠟梅什,吁嗟何獨梅。
    天衢誰謂高,富貴容奸回。
    世路可憐窄,巖穴定奇瑰。
    劉蕢策如虹,李郃方為魁。

    6 《再和》 宋·鄭剛中

    我雖巖谷豈其卿,多壘于郊亦可驚。
    徒有丹心思報國,無因緩頰得論兵。
    跳梁狐怪今方逞,奮角狼星久未平。
    盍亦付之公子繡,慨然持斧為澄清。

    7 《越江之岸人家皆臨水種竹疊石作逕其屋然嗟今》 宋·鄭剛中

    何人此地得幽居,竹石中間宅一區。
    可意江山千百里,有情花木兩三株。
    應無俗客驚吠犬,時有輕船過賣魚。
    卜筑他年期效此,更添數架古人書。

    8 《元旦二首》 宋·鄭剛中

    正月燒燈夜,封川轉覺幽。
    十分憑月色,數點照城頭。
    俗習那知陋,安陵諒不愁。
    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

    9 《元旦二首》 宋·鄭剛中

    傍城山曲處,草徑一居幽。
    元夕孤燈里,殘香靜夜頭。
    久晴無苦冷,獨坐祗清愁。
    也擬尋詩句,吟哦醉卻休。

    10 《又七言》 宋·鄭剛中

    古人書卷慢翻尋,齒發蕭疏歲月侵。
    萬里家山孤枕夢,滿城風雨五更心。
    蒙茸軟草涵空翠,寂歷初花弄曉陰。
    燕子未來寒意重,數峰圓瘦入云深。

    11 《憶昨》 宋·鄭剛中

    憶昨少年日,家無斗粟藏。
    銜杯須徑醉,得意必真狂。
    老去惟思睡,年來祗念鄉。
    幽齋誰共語,看徹篆紋香。

    12 《已酉三月二十一日夜夢中作》 宋·鄭剛中

    曲闌干畔短籬邊,用意春工剪不圓。
    一夜西風借霜力,幽香噴出小金錢。

    13 《循省》 宋·鄭剛中

    僦居栽竹暮清幽,縶系其如是楚囚。
    高枕亦成驚枕夢,小窗長作客窗愁。
    捫心罪在愚臣戇,肉骨恩歸圣主優。
    日有省循千點淚,臨風分付與江流。

    14 《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巖方崇》 宋·鄭剛中

    石漏遙空一片天,月巖之號古相傳。
    孤輪高潔誰為比,老樹婆娑亦宛然。
    山礙不容千晨見,崖侵常蝕二分偏。
    故知偽物誰叨時,終竟天教不十全。

    15 《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巖方崇》 宋·鄭剛中

    先親膝下共游人,孤影飄零只我身。
    今日再來如隔工,泫然衰淚落江濱。

    16 《閑興》 宋·鄭剛中

    陰陰修竹小茅廬,足可安閑置老夫。
    懶不觀書蟫得計,貧唯煮菜鼠無圖。
    吏今更肯來橋外,鵩亦相疏遠坐隅。
    閱遍會嚴方灌頂,焚香千古問毗盧。

    17 《無俗軒》 宋·鄭剛中

    軒前疊小山,山下生新竹。
    秀色逗幽光,都作軒窗綠。
    公來坐其上,更置一株玉。
    岸巾人亦涼,意飽不須肉。
    落屑隨飛香,是中安有俗。

    18 《聞杜鵑》 宋·鄭剛中

    少年了杜鵑,不領杜鵑意。
    朝將書卷開,暮對春風醉。
    啼急落花飛,不廢書生睡。
    年來聞杜鵑,萬感集腸胃。

    19 《聞百舌》 宋·鄭剛中

    圓吭百舌語千般,豈是春來不耐閑。
    為見幽人無與語,故來相對作閑關。

    20 《題妙明師靜軒》 宋·鄭剛中

    小徑禪房瑣綠苔,坐中聞葉亦幽哉。
    此居不是能瀟灑,但我初從鬧處來。

    21 《題黃德老西亭二絕》 宋·鄭剛中

    吏冗文移紙作堆,誰能亭榭靜中開。
    直須事外關門坐,莫放人從門外來。

    22 《題黃德老西亭二絕》 宋·鄭剛中

    花木橫斜轉小蹊,疏簾竹屋任高低。
    何人移得僧窗靜,置在君家廳事西。

    23 《題橫溪坊客館二首》 宋·鄭剛中

    朝曦卻雨作春妍,綠嫩黃輕物物鮮。
    村落可憐祗依舊,稀疏茅屋起炊煙。

    24 《題橫溪坊客館二首》 宋·鄭剛中

    吹暖東風自不忙,徐徐一例與芬芳。
    輪皴倚岸老楊樹,也向梢頭開嫩黃。

    25 《題安仁汪宰絕覽亭》 宋·鄭剛中

    目力所臨皆在下,亭名絕覽未為叨。
    丈夫心地須趣出,此外當知更有高。

    26 《孫立之以酴醿奉太陽能守贈二絕予戲用其韻》 宋·鄭剛中

    墻里一區誰氏宅,照墻不作夭桃色。
    翠條乞怪玉花繁,馨香借與新詩力。

    27 《孫立之以酴醿奉太陽能守贈二絕予戲用其韻》 宋·鄭剛中

    玉笛曉寒梅片舞,誰可更將春事付。
    薰然璀璨臥東風,亦是小軒清絕處。

    28 《送季平道中四絕》 宋·鄭剛中

    野蝶成團夾路飛,秋郊此景最佳時。
    寒梨霜柿渾無葉,綠橘黃橙半壓枝。

    29 《送季平道中四絕》 宋·鄭剛中

    田夫擊喜祀田神,盤案相呼盡欲醺。
    我愿四郊無犬吠,常令此輩樂耕耘。

    30 《送季平道中四絕》 宋·鄭剛中

    與君今認宿郵亭,遲曉東西各去程。
    記取短橋攜手處,明朝都似夢初驚。

    31 《送季平道中四絕》 宋·鄭剛中

    霜風落葉小寒天,去客依依馬不鞭。
    我最平生苦離別,可能相送不悽然。

    32 《寺前書院》 宋·鄭剛中

    竹屋紙窗無限好,觀書學字不妨清。
    誰知夜夢饒驚枕,莊舄依前自越聲。

    33 《沈商卿硯》 宋·鄭剛中

    眼明見此超萬古,色如馬肝涵玉質。
    白圭之玷尚可磨,澀不拒筆滑留墨。

    34 《陜西戲成二絕》 宋·鄭剛中

    出門上馬雖所樂,乍見秋風變念家。
    何日隨堤霜后路,亂飛榆柳踏平沙。

    35 《陜西戲成二絕》 宋·鄭剛中

    邊城土俗自隨宜,物色人情浩不齊。
    略有江鄉相似處,午煙林下一聲雞。

    36 《秋夜山居》 宋·鄭剛中

    路轉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徑自崎嶇。
    四鄰酒熟人常笑,萬木秋深葉不枯。
    空翠入窗濃欲滴,夜涼扶月靜尤孤。
    有時雖是風翻屋,賴我元無屋上烏。

    37 《頻夜燭花》 宋·鄭剛中

    蜜炬香光照夜紅,垂垂簾幕靜無風。
    金盤五寸花成穗,可但釵頭綴玉蟲。

    38 《陪權郡符正民九日游西山》 宋·鄭剛中

    符公寄郡理,犀刃不可觸。
    白書庭無訟,一切就整蕭。
    秋風九月涼,閑暇顧僚屬。
    謂茲落帽會,千載有賢躅。

    39 《泮宮出示盛作一編并父還還集一冊作二十八字》 宋·鄭剛中

    墨帶殘膏濃復淡,筆生春意睟而溫。
    昨朝借我還還集,須信芝蘭別有根。

    40 《擬送傅推官吉先予以紹興己已六月自復徙對吉》 宋·鄭剛中

    漂流憶昨到封川,相繼人看淥水蓮。
    屈指君猶成一任,過頭吾已出三年。
    款門對坐惟棋局,判袂論情付酒船。
    九月秋風去帆疾,可能相望不依然。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