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釋智圓的詩詞(共413首)

    1 《照君辭》 宋·釋智圓

    昭君停車淚暫止,為把功名奏天子。
    靜得胡塵唯妾身,漢家文武合羞死。

    2 《招元羽律師》 宋·釋智圓

    去年相訪宿吾廬,露滴蒼苔夜話遲。
    湖水晚來清不極,今秋又是月圓時。

    3 《贈夷中師》 宋·釋智圓

    澹泊背時態,悠然塵外心。
    靜吟霜月盡,歸夢海云深。
    室冷苔生榻,窗閑鳥覷琴。
    幽棲共得趣,乘興幾相尋。

    4 《贈守能師》 宋·釋智圓

    高臥湖山畔,塵機任萬端。
    連云吟閣靜,度水講鐘寒。
    幽戶碧嶂閉,新書雪夜刊。
    卻應趨競者,相笑隱林巒。

    5 《贈僧》 宋·釋智圓

    諸祖參尋遍,消搖發未華。
    舊房扃海外,孤跡寄天涯。
    琢句秋窗月,觀空晚砌華。
    時來說高趣,終去隱煙霞。

    6 《贈進士葉授》 宋·釋智圓

    旅跡飄然與俗分,動時高價逐新文。
    寄眠僧舍扃秋雨,牽夢家山隔海云。
    學慕丘軻方共語,道歸楊墨任離群。
    名場好應同人舉,垂拱明堂有圣君。

    7 《贈邦上人》 宋·釋智圓

    深居饒野興,門冷入杉松。
    鳥外閑頻往,人間事罕逢。
    水軒吟片月,秋榻夢千峰。
    憶得看新雪,相招靜話重。

    8 《幽居》 宋·釋智圓

    塵跡不能到,衡門蘚色侵。
    古杉秋韻冷,幽徑月華深。
    窗靜猿窺硯,軒閑鶴聽琴。
    東鄰有真隱,荷策夜相尋。

    9 《憶龍山院兼簡蟾上人》 宋·釋智圓

    幽景遠囂俗,重來興未窮。
    鐘聲翠微里,剎影碧溪中。
    地冷庭松瘦,門間野徑通。
    幾因深夜知,密雪下寒空。

    10 《新栽小松》 宋·釋智圓

    新種孤松一尺馀,淡煙疏竹便相宜。
    閑來且玩凌霜貌,身后誰觀合抱時。
    冷碧豈容塵染污,貞心寧共草凋衰。
    夜深庭際清風起,細韻難教俗耳知。

    11 《謝仁上人惠茶》 宋·釋智圓

    寄我山茶號雨前,齊馀閑試僕夫泉。
    睡魔遣得雖相感,翻引詩魔來眼前。

    12 《夏日寄諒律師》 宋·釋智圓

    澄江杳杳映千峰,坐夏巖房一望中。
    晝講疏鐘清度越,夜吟殘月冷垂空。
    掃軒靜避階稜蘚,銷暑閑當竹罅風。
    顧我相懷未能去,水邊斜日照梧桐。

    13 《西施篇》 宋·釋智圓

    采蓮越溪上,皆謂尋常女。
    正位吳中宮,眾品方傳美。
    視聽猒歌舞,衣裳賤羅綺。
    賢哉鄰家人,昔年知學嚬。

    14 《聞蟬》 宋·釋智圓

    江天涼雨霽,嘒嘒出疏林。
    清極殘陽里,愁生遠客心。
    離亭秋草碧,荒塹暮煙深。
    不忍多時聽,吟髭雪暗侵。

    15 《玩月》 宋·釋智圓

    去秋曾久玩,皓魄墜天涯。
    始恨經年別,還忻此夜期。
    鳴蛩沈古砌,驚鵲繞寒枝。
    莫厭憑欄久,冰輪覺漸移。

    16 《同友人宿山院》 宋·釋智圓

    共依清境宿,話道復論文。
    潭月秋深見,山鐘夜后聞。
    蟲聲深古砌,螢影沒殘云。
    會約長棲此,爐香樹下梵。

    17 《庭竹》 宋·釋智圓

    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
    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

    18 《題聰上人林亭》 宋·釋智圓

    四面遠塵跡,吟過稱野情。
    階閑秋菓落,池冷月華生。
    倚竹蟬聲斷,開琴鶴夢驚。
    卻來還有約,未可厭逢迎。

    19 《貪泉》 宋·釋智圓

    隱之曾飲肯為非,今古泓澄照翠微。
    自是貪夫性貪賄,便將泉水作因依。

    20 《送人歸舊隱》 宋·釋智圓

    要地慵投刺,剛腸恥折腰。
    舊山歸興切,殘日去程遙。
    大野明殘燒,空江響落潮。
    到時云樹下,靜聽厭懸瓢。

    21 《扇》 宋·釋智圓

    霜縑裁製賴金刀,冷淡還宜畫海濤。
    盛夏有功風自遠,涼秋無用架偏高。
    譚筵風謝軀煩熱,征路長蒙解郁陶。
    未得袁宏手中握,揚仁何處可施勞。

    22 《山中尋羽客不遇》 宋·釋智圓

    杖蔾尋隱跡,重疊過林泉。
    花暖幽禽語,堂空瑞獸眠。
    潤松寒有韻,茶爛冷無煙。
    知在何峰頂,高談會列仙。

    23 《山中行》 宋·釋智圓

    苒苒巖上云,潺潺澗中水。
    山鳥如喚人,喃喃深林里。

    24 《山堂落成招林處士》 宋·釋智圓

    搆廈當高巘,登臨稱遁仙。
    澄波寒浸郭,疊翠冷搘天。
    野艇浮殘照,僧樓儭淡煙。
    此中無俗物,自可會清賢。

    25 《砌下老梅》 宋·釋智圓

    傍砌根全露,凝煙竹斗遮。
    臘深空冒雪,春老始開花。
    止渴功應少,少羹味亦嘉。
    行人憐怪狀,上漢采為槎。

    26 《偶成》 宋·釋智圓

    世態如輪轉,勞生豈定期。
    否終還受仄,樂極又生悲。
    商代尊伊尹,秦庭戮李斯。
    未能知紀化,安得證無為。

    27 《柳》 宋·釋智圓

    融融春色伴花榮,濃翠參差雨乍晴。
    低拂冷煙元亮宅,靜籠明月亞夫營。
    葉浮晚水愁眉細,絮落春衣雪片輕。
    莫上隋堤思往事,萬株蕭索傍河聲。

    28 《經照湖方干舊居》 宋·釋智圓

    磻溪垂釣者,終得展其才。
    何事先生隱,不逢明主來。
    泉聲秋雨歇,月色夜云開。
    對此空惆悵,吟魂早晚回。

    29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群峰聳危碧,倒影沈空江。
    清景生晚晴,冷色涵虛窗。
    消搖縱吟賞,能使吾心降。

    30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冷淡杳難群,幽趣唯吾識。
    高情薄云漢。
    清談潤金石。
    不學浮世人,奔名競雕節。

    31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海日照吟軒,江風動庭樹。
    此景樂閑情,何人識高趣。
    登樓獨南望,杳杳空煙霧。

    32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顧惡如探湯,觸物類虛舟。
    他人莫已知,此道本吾求。
    獨坐時相懷,斜陽照危樓。

    33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樓閣聳岧峣,參差極云際。
    高窗曉色先,晚景馀霞麗。
    寥寥群動息,冥心遠塵世。

    34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高跡將誰親,幽棲白云中。
    閑階吐蒼苔,古木生清風。
    時將西竺書,講義訓來蒙。

    35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崔嵬高山側,觸石生片云。
    自將風雨期,不與塵土群。
    杳杳游太虛,對此幾思君。

    36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性靜百慮忘,軒閑萬象歸。
    空江答夜鐘,高嶠留殘暉。
    幽砌絕塵蹤,孤云自依依。

    37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靜躁各所好,是非安能辨。
    聲利如我仇,云泉若相勉。
    寂寂深林中,芳蘭自堪搴。

    38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江色杳無極,渺渺接遙天。
    歸帆帶夕陽,去鳥沈寒煙。
    幽景不同觀,遐想成斯篇。

    39 《寄輦下譯經正覺大師》 宋·釋智圓

    水國無歸夢,年來帝澤深。
    梵書翻宋語,道論變吳音。
    靜室清香凝,閑庭古樹陰。
    玉華前事在,高跡許誰尋。

    40 《寄道士》 宋·釋智圓

    長聞披鶴氅,城市往來頻。
    得道人難測,和光跡易親。
    堂閑秋擣藥,壇冷夜朝真。
    幾憶蓬壺頂,蟠桃爛漫春。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