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得造句
用“各得”造句 第1組1、 審擇左右。左右善,則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惡分。
2、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3、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倫之序。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4、 每個人都要根據他們的能力安排工作,讓他們各得其所。
5、 全公司的同事都要有發言權,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各得其所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6、 通過品種的合理布局,使不同的良種各得其所,全面豐收。
7、 通過整頓與分流二途,使學生升學、就業各得其所。
8、 如果每件事物都各得其所,那很多東西都可以和諧相處了!
9、 對于你們雙方來說如此各得其所的事情為什么你們都不愿意去做呢。
10、 素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長。
11、 我們的班主任非常的了全班每一位同學的優點,同學們各得其所,都能把自己的優點放大出來。
12、 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各得其所,各盡所能地為班級做出自己的奉獻。
13、 家里一到晚上就各做各的事,大家各得其所,互相不打擾別人。
14、 和諧社會是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諧的社會。
15、 這些矛盾處理好了,筆畫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個字就會成為和諧完整的統一體。
16、 既然大家都已達成自己的愿望,那真是各得其所了。
17、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18、 蟋蟀生性脾氣暴躁,這兩只公蟋蟀一見面,氣就不打一處來,弄不好馬上開戰,好像它們這一身戰甲真的專門是為打架而準備的。這不,我剛想找個罐,好讓它們各得其“所”,里面已經“戰火紛飛”了。
19、 慈悲為草木根本,人和乃花朵果實。慈悲無疆,人和無界,要培養慈悲之本,應始終以人和為念,并以此作為生意成功的根本。有公有私,各得其宜,方為人生上上之策。
20、 夫輸入外國文明與其資本,是國家主義,而實世界主義,世界文明之極,無非以己之有余,濟人之不足,使社會各得其所,幾無國界可言。
21、 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22、 老師帶領同學們道森林里玩耍,同學們快樂的像一群小鳥。老師的身心得到了舒展,同學們的視野開闊了不少,真是各得其所。
23、 知人善任,大多數人都會有部分的長處,部分的短處,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為原則。
24、 善良的人總能收獲友愛,邪惡的人總是受人鄙視,兩種人都各得其所。
25、 從經濟學的視角來觀察,各盡其能主要是要實現充分就業,各得其所主要是實現分配公平。
26、 小鳥巢是論壇的一位朋友去遠方旅行時捎來的禮物.如今,它成了蛋們的家.蛋與巢,各得其所.
27、 無論是娛樂,健身,還是在美不勝收的海灘上打發時光,都可以各得其所。
28、 我身為班長,應該了解每一位同學的長處,才能讓大家發揮自己的才華,使全班同學各得其所。
29、 從而最終形成了雅俗分野又各得其所的基本文學格局。
30、 全國人民都要有說話的權利,都要有衣穿,有飯吃,有事做,有書讀,總之是要各得其所。
31、 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兩個可謂就是各得其所了。
32、 各得其所、多元追求的價值觀念,大眾在職業生活中形成的許多屬于“現代化”的因素,預先為日本現代化的高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33、 小李當了演員,小白當了作家,他們都各得其所。
34、 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要各得其所,而應該互相幫助。
35、 縱觀西方思想家們關于正義觀念的論述,可以得出正義的一般結論:正義即各得其所。
36、 這樣以林護田,以草養牧,將有機肥還田,可以使農林牧互相促進,各得其所。
37、 領導要善于任用人才,他們應該使每個職員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得到充分施展才華的機會,使所有人才都能各得其所。
38、 小明得到玩具,小紅得到蘋果,看到他們各得其所,哥哥也很高興。
39、 協議達成,兩個球員都各得其所。加拉斯立刻坦率而直接的向他的前教頭發難。
40、 我覺得在一個班上,我們所有同學都應該各得其所為班級做出更多的貢獻。
41、 太公說:圣人無需去憂慮什么,也無需去制止什么,萬物自會各得其所。
42、 店招廣告讓供應商、零售商各得其所,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這類廣告在上海會大受歡迎。
43、 我們要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廣大勞動者各盡所能、各得其所。
44、 一家三口都醒了,吃奶的、喝水的、刷牙的,熱熱鬧鬧,各得其所.
45、 各得其所,現在分手風險多多。
46、 小家伙們樂此不疲地玩雪,各得其所,玩得很盡興!
47、 這個集體要求它的成員,各盡所能,各得其所。
48、 然而思想境界、人生閱歷不同者在山水面前各得其所。
49、 當堯舜治理國家的時候,百姓各得其所,大家安居樂業。這個期間是否每個人都是知書達禮,德性完備呢?我看也不盡然。
50、 操場上,有的同學在踢足球,有的在跳繩,有的在打羽毛球,大家各得其所,互不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