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諭造句
“告諭”的解釋
告諭[gào yù] 告諭 告諭,漢語詞匯。 拼音:gào yù 釋義:1、曉喻;曉示。2、指告示,布告。
用“告諭”造句 第1組
1、 今遣斡羅阿里等為卿副貳,以撫斯民,其告諭所部,使知朕意。
2、 承審法官長池健司在作出判決的時候,告諭竹田恒昭說“你的家長和自己本人都有良好的環境、教育和知識,希望你要自覺,日后切記不可再犯”。
3、 末主走投無路,只得派遣使節告諭成吉思汗,請求寬限一個月獻城投降。
4、 而在上王李芳遠告諭中外的討伐對馬檄文中再次強調了這一點。
5、 張自忠親筆寫信,告諭五十九軍各師、團主官: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絕不半點改變!愿與諸弟共勉之。
6、 頒詔告諭的記載,而像這樣的大事,如果有,照例是應當詔諭屬國的。
7、 郭節跟隨惠帝連夜逃到神樂觀,惠帝害怕事情泄密,告諭大家以師弟相稱,各訂約散去。
8、 冊封宗室、諸蕃或告諭外國,充正、副使。
9、 他的生命,似乎是在“要熱愛自然,不要讓它漸漸消失”的告諭之后,以另種形態轉換升華了。
10、 可是,如果清初真有太后下嫁攝政王多爾袞,封攝政王為“皇父”一事,必然有頒詔告諭之文。
11、 圣旨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冊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諭外邦的一種專用的文書形式,起源于商周,規制于秦漢,發展于唐宋,最后完善于明清。
12、 公元1413年3月3日,在威嚴的紫禁城中,明成祖朱棣以一紙詔書告諭天下:設立貴州布政使司。
13、 但是,面對當時“武官貪錢而致軍力懈怠,文臣斂財以致賄賂成風”的官場惡疾,崇禎雖然也頻發告諭、訓示,但并沒有多少具體行動,反腐始終停留在嘴巴上。
14、 旭烈兀率軍攜帶大批石弩和火器,途經阿力麻里、撒馬爾罕、到波斯碣石城,告諭西亞諸王協同消滅木剌夷。
15、 可是,假如清初真有太后下嫁攝政王多爾袞,封攝政王為“皇父”一事,必然有頒詔告諭之文。
* 在線查詢告諭造句,用告諭造句,用告諭組詞造句,包含告諭的句子。

關于告諭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清嗓子造句
難走造句
兩造造句
自由貿易造句
兩不找造句
腿折造句
生瘡造句
架子鼓造句
不體面造句
約克造句
沈吟造句
竇娥冤造句
問起造句
王洛賓造句
照眼造句
兩晉造句
蕾期造句
苗期造句
拉索造句
三姑造句
工作服造句
兩對造句
作息時間表造句
子宮內膜造句
深谷為陵造句
涉水登山造句
一索得男造句
好寫造句
陰寒造句
遼陽造句
控制飲食造句
抽象化造句
帝都造句
高精度造句
偃仆造句
朝天椒造句
榨出造句
打造成造句
擺件造句
有線造句
內聚造句
成本控制造句
兩分法造句
課外輔導造句
結婚紀念造句
瓶裝水造句
暴死造句
世界知名造句
社戲造句
斗弄造句
美秀造句
詳見造句
荊門造句
生產資料造句
波鴻造句
成教造句
喝起造句
曳步造句
不腆造句
悠悠的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