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能力造句
用“實踐能力”造句 第1組1、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2、 項目教學法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僅靠學生到施工單位實習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自始至終地結合專業特點,運用多種實踐性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 實踐能力先天性不足,中國人在創新方面輸給外國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4、 隨著社會對應用性人才需求的逐步增大,實踐能力培養成為構筑高校辦學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途徑。
5、 新媒介環境下,廣告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要進行創新思考。
6、 素質教育。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討論探究。創新思維。
7、 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線,論述應用化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8、 通過對專業實踐能力的分析,闡述了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對能力培養的意義和方法。
9、 而實訓室建設的好壞對提高學生們的實踐能力至關重要的。
10、 為了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現將原來理論課學時減為學時,實踐課由學時增為學時,共學時。
11、 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存在差異性,這種差異表現在不同的能力組群、年級、性別及學科專業等方面。
12、 偏科現象嚴重;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實踐能力不強。
13、 高職商品學課程實訓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14、 實踐能力是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重要素質。
15、 如果有人問,用猶豫、憂愁、氣憤、牢騷的時間干點實事不好嗎?恐怕不會有人說不好。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卻難以做到這么清醒,這樣理智。正因為如此,人才該努力提高自己的認識層次,加強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
16、 學校致力培養會做人、會學習、會合作、會負責、會審美、會創新的,既有良好科學素質、又有良好人文素質的,既能適應市場機制、又能超越市俗功利,既有現代意識、又有傳統美德,既有創新精神、又有實踐能力,既受到高校歡迎、又受到社會好評,既具有儒雅氣質、又富有主體性的高中畢業生。
17、 心中澎湃如浪涌,青春時光不停留。珍惜時光爭夕朝,刻苦學習占鰲頭。勤奮實踐能力好,建設祖國創高潮。國際青年日,斗志昂揚,開創美好未來!
18、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必須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重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
19、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體育教師自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是新的教育理念得以有效貫徹、體現的關鍵。
20、 從教學方法上來看,直觀性教學、重視邏輯思維訓練及科學實驗等推崇實踐能力的新型教學方法得到提倡。
21、 然而,近年來社會普遍對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層次畢業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質疑,學生就業面臨空前的困難。
22、 小學少先隊教育活動是實施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形式和第二課堂。
23、 我們現在推廣的非學歷教育考試,其目的不是搞學歷文憑而是把提高或證明受教育者的實踐能力放在首位,以實踐推動全面發展。
24、 在培養方案中,應當堅持法學類課程的主干地位,同時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5、 專業調整與改革,需要有一支專業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素質作風過硬、實踐能力較強的教師隊伍作保證。
26、 對學生的思想束縛的傳統教育,理論與現實失去聯系,使青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受到限制。
27、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狀況不容樂觀,普遍存在著學歷偏低、整體素質不高、職稱結構不合理、實踐能力差等問題。
28、 模擬講課法對于突出高等師范院校的師范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教師素質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有著獨到的作用。
29、 為加強對考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原則上采用“人機對話”考試方式進行。
30、 要促進學習制度化,不斷提高學習水平和實踐能力,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31、 我校學生在比賽過程中不畏強敵、沉著冷靜,憑借自身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獲得佳績,充分展示黃師學子較強的綜合實踐能力。
32、 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較好地將對英語語言綜合使用能力的檢測融入考生對現實問題的思考之中,對提高學生觀察現狀、解決現實問題的實踐能力不無裨益。
33、 為增強學員實踐能力,該專業教研室建成了分析與仿真實驗室、戰場環境信息保障中心、認知工效學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
34、 據了解,結構設計競賽始于1994年,起源于清華大學近春園“蓮橋”建造方案的征集活動,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學科性競賽。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