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造句
用“航天員”造句 第1組1、小京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航天員,駕著宇宙飛船遨游太空。
2、兩名航天員分別穿國產和俄羅斯艙外航天服進入軌道艙。俄羅斯專家將提供技術支持。
3、船員名單中可能會有兩名女航天員,這將會是中國女航天員首次進入太空。
4、目的探討我國載人航天首飛航天員主著陸場的醫療衛勤保障的經驗,驗證現場急診醫學新理論的可行性。
5、場地醫生在嚴密監控航天員的身心狀態。
6、在太陽風暴爆發過程中航天員必須迅速進入航天飛機的密封艙,技術人員必須迅速把衛星轉變為安全模式。
7、聯盟號飛船用于在地球和軌道之間運輸航天員,而且經常保持充足的數量,因此當危險發生時,它們可以作為“救生船”使用。
8、專家稱,由于這是中國第一次選拔女航天員,要求婚育是對女性負責的一種考慮。
9、研究深空輻射生物學效應,[造 句 網]可以為航天員生命健康保障提供理論指導。
10、這些沖擊波可以傷害甚至殺死航天員,毀壞電子線路。
11、航天員進入氣閘艙后,就會通知下面的航天員將氣閘艙的門給嚴密地封閉上。
12、2003年中國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楊利偉親口說他在太空沒有看到長城,這件事情在中國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13、中國官方新華通訊社,引述衛生官員的說法所有航天員健康狀況良好。
14、在1961年航天員阿郎斯巴達曾使用過.
15、中國自主設計的艙外航天服能使航天員免受太空微流星體撞傷,并能過濾一定程度的輻射。
16、宇航服是航天員離開航天器在太空中行動時用來保護他們的服裝。
17、航天員們是如何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解決內急問題的?呵呵,這個過程有些微妙,下面的這個視頻會讓你理解的!
18、搭載這架航天飛機的有五名航天員.
19、航天員從太空返回航天器后先要“升壓”,其原理類似潛水員進出正在深海中的潛艇。
20、目的探討我國首飛航天員主著陸場的醫療衛勤保障的經驗。
21、從“神七”開始,航天員活動的主動性大于被動性,對航天員的身體、技術和心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在“神五”“神六”飛行中,航天員的任務主要是艙內操作和生活的自我照料。
23、隨后,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回到軌道艙,開始進行空間出艙活動準備工作。
24、在太空行走之前,承擔此項歷史重任的航天員要先在另一名航天員的幫助下穿上重達120公斤的無動力艙外活動航天服。
25、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于2003年首次亮相,神舟號飛船的發射把第一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軌道。
26、對于每一個能夠安全逃生或者是被火箭助飛彈射座椅發射到干凈利落的發射到足以打開降落傘的高度的航天員,他在事前都得坐在一個逃生艙口附近。
27、加菲:是真的,我喜歡那個游戲。你是一個多么勇敢的小航天員。
28、而且,宇宙飛船裝有火箭引擎的登月小艇能脫離宇宙飛船,載著航天員登上月球,并返回繞月軌道與阿波羅宇宙飛船結合。
29、筆者從人體測量學模型的建立、人體力學的研究和計算機動態仿真技術三個方面綜了國外對航天員艙內活動的研究情況,可以作為我國目前開展的此項研究的參考。
30、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號”將載有兩名航天員的“神州六號”飛船勝利送出了太空,“神六”的成功再次證明,我們研究的火箭是值得國人驕傲的神箭。
31、1987年2月6日,蘇聯航天員尤·弗·羅曼年科和阿·拉維金首次乘坐“聯盟TM-2”新型飛船進駐“和平號。
32、“穿衣”后,兩位航天員打開軌道艙泄壓閥,啟動艙外航天服加壓系統,并開始吸氧排氮。
33、馬瑞臨接過話茬兒:“媽媽對我照顧很少,可她帶的女飛行員中,不僅有“英雄航天員”劉洋和王亞平阿姨,還有好多女機長和骨干,我為媽媽驕傲!”。
34、東風指揮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熱烈歡呼,慶祝神六航天員安全出艙。
35、沒想到,那天參加活動的人多,很多人擠上來要一睹航天員風采。
36、航天員生活在密封的座艙環境中,光照度較低,而CO2濃度又偏高,同時由于失重而使骨骼肌收縮負荷最小化,這些都會對骨骼系統產生明顯的影響。
37、登陸月球的航天員要出發回到地球之前,會駕駛登月小艇飛離月球表面,與返回地球的太空艙結合后,登月小艇便被拋棄至月球表面。
38、5月中旬以來,主著陸場先后組織了多次空地搜索回收綜合演練,熟練掌握了航天員救援和返回艙處置的各種技能,并不斷優化了搜救回收方案。
39、通過神九飛天壯舉,人們記住了美麗大方的河南姑娘劉洋,那么神十乘組中是否會有女航天員,備受關注。
40、1966年3月16日,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乘坐“雙子星座八號”飛船,手動操作交會過程,與無人“阿金納”目標飛行器對接。
41、在降壓的過程中,航天員需要吸氧排氮。
42、為了完成航天員出艙活動重要步驟都已經結束,比如航天員吸氧排氮、泄壓工作也準備完畢,為開門提供了必要保障。
43、神十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在11月2日舉行的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會2013年度頒獎大會上獲得特別貢獻獎。
44、近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高唱入云,多位航天員相繼進入太空。
45、低壓艙吸氧排氮實驗,該技術主要用于航天員出艙。
46、航天員吸氧排氮結束,神七和北京飛控中心對話,航天員通報飛船一起正常。
47、綜合新華社6月25日電隨著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首次手控交會對接任務的順利完成,位于內蒙古四子王旗的飛船主著陸場全面啟動,準備迎接飛船和三名航天員返回。
48、地面不時提醒兩位航天員,在吸氧排氮期間要“注意深呼吸”。
49、出艙之前要進行一個快速減壓,但是這個過程中,如果不對航天員進行相關措施的保護,容易患上減壓病,所以要花30分鐘來進行一個吸氧排氮的工作。
50、1966年3月16日,美國航天員乘坐“雙子星座8號”飛船,手動操作交會過程,與無人“阿金納”目標飛行器對接,實現了兩個航天器之間的首次交會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