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造句
“釋迦牟尼”的解釋
51、于是,釋迦牟尼將花交給迦葉,囑告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槧秒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轉之旨,以心印心之法傳給你。
52、藥師佛是泰州市古壽圣寺供奉的三大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之一,為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主管東方凈土。
53、浴佛節,又稱佛誕日、佛誕節等,為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誕辰。
54、相傳,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修道時,菩提樹神便以樹葉為釋迦佛擋風遮雨,保護他安心修道,故名。
55、百科名片佛祖釋迦摩尼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
56、傳說中釋迦牟尼佛八歲等身像是佛陀生前主持開光的佛像,佛祖涅槃前預言,這尊像將在佛祖入滅后一千年將展轉從古印度傳到與古印度一山之隔的藏區.
57、位于山海關境內的長壽山景區,有中國北方最大、世上罕見的花崗巖山洞——懸陽洞,洞內有釋迦牟尼和十八羅漢群像。
58、佛祖釋迦牟尼于菩提樹下證得十二因緣,繼而總結出苦集滅道四諦,“了生脫死”。
59、九龍灌浴為佛祖釋迦牟尼“八相成道”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第三相,因此在信仰佛教的不同地區形成了非常知名的佛教節日浴佛節。
60、釋迦牟尼涅盤后的第二年的夏天,大迦葉將所有的弟子召集到王舍城靈鷲山集合,匯編釋迦佛祖的遺教,全部匯編整合完成由阿難誦“經”。
61、傳說中釋迦牟尼曾在菩提樹下悟道,如今,這里也常能見到游人停下來,在誦經臺上盤膝打坐。
62、殿內供過去佛迦葉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63、藏歷四月,俗稱薩嘎達瓦,又稱為氐宿月,是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得道、圓寂的月份。
64、釋迦牟尼佛住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生得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一國之中,可說無人可及。
65、過去佛為迦葉諸佛,現在佛為釋迦牟尼佛,未來佛為彌勒諸佛。
66、大雄寶殿紅墻綠瓦,風韻別致,殿內供奉文殊菩薩、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佛像身高丈六,像貌慈祥莊嚴,端坐蓮臺。
67、人最可怕的就是貪色和貪財,釋迦牟尼的弟子阿難陀就擋住了美色的誘惑。
68、釋迦牟尼佛殿前正在講經,眾喇嘛跏趺而坐,講壇上布置有佛門八寶,寶床上一名喇嘛面目似曾相識。
69、藏歷四月,藏語稱為“薩嘎達瓦”,又稱“氐宿月”,是釋迦牟尼誕生、成道、圓寂的月份。
70、樹下釋迦牟尼坐處有石刻的金剛座。
71、在書中一行禪師沉穩迷人地講述了佛陀釋迦牟尼從出生、成長、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滅寂的完整一生。
72、五尊釋迦牟尼太子像在兩序儀仗隊,幢幡高樹、香花供養、寶蓋高擎及鐘鼓齊鳴的氛圍中,莊嚴隆重地恭迎至大雄寶殿。
73、寺廟西側是一棵著名的大菩提樹,相傳釋迦牟尼就是在這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成佛的。
74、遇彌勒佛生日、釋迦牟尼涅盤、觀世音菩薩出家等重要佛教節日,她還要去白云觀、法源寺秉燭燒香。
75、釋迦牟尼佛一坐四十余晝夜,在定中則如一彈指頃。
76、有個故事說,釋迦牟尼在回答一個馴馬師“用什么方法調御眾生”的詢問時,表示會用柔軟、剛強和剛柔并舉三法。
77、第五重寶函是置放在雕花棺床上的玉棺,棺蓋雕刻普賢菩薩像,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真身靈骨。
78、桑耶寺等著名寺院都被封閉,大昭寺改為屠宰場,釋迦牟尼等身像被埋藏起來。
79、如《大足》卷中寶頂山大佛灣第十二號“九龍浴太子”,表現釋迦牟尼出生后,天上九龍吐水浴太子身。
80、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
81、據禪宗歷來傳說,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說法,手拈金色波羅花遍示諸眾,眾人默然不語,只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