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怎么讀 尼的意思

漢字 | 尼 |
---|---|
讀音 |
|
注音 | ㄋㄧˊ |
部首 | [尸] 尸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5 部外:2 |
異體字 | ? ?? ?? 昵 |
字形結構 | 半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C3C |
其它編碼 | 五筆:nxv 倉頡:sp 鄭碼:xmrr 四角:77212 |
筆順編碼 | 51335 |
筆順筆畫 | フ一ノノフ |
筆順名稱 | 橫折 橫 撇 撇 豎彎鉤 |
尼字的意思
1.尼姑:尼庵。僧尼。
2.姓。
尼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尼
ní ㄋㄧˊ
梵語“比丘尼”的簡稱,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姑。尼庵。削發為尼。古同“昵”,相近,親近。英語 Buddhist nun; transliteration
德語 Buddhistische Nonne
法語 bonzesse,nonne bouddhiste,(souvent utilisé pour les transcriptions phonétiques)?
尼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尼 ní
〈形〉
(1) (會意。從尸,匕聲。甲骨文字形象兩個人親昵的樣子。本義:親近,親昵)
(2) 同本義。后作“昵” [very intimate]
尼,從后近之也。——《說文》
尼,近也。——《小爾雅》。按,近昵之意,字亦作昵。
不避遠尼。——《尸子》
(3) 安定,平和 [peaceful]
尼,安也。——《爾雅》
尼,和也。——《廣雅》
竟界尼康。——《隸釋·祝睦后碑》
詞性變化
◎ 尼 ní
〈名〉
(1) 尼姑,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是梵語“比丘尼”(Bhidsunt)的簡稱 [nun]
人道為尼,遂居此寺。——《洛陽伽藍記·胡統寺》
(2) 又如:僧尼(和尚和尼姑);尼寺(尼姑所住的寺院);尼房(尼姑所居處);尼壇(尼姑受戒的地方)
(3) 尼山 [Ni Hill,believed to be birthplace of Confucius] 。如:尼丘(尼邱。山名,即尼山,在山東曲阜縣東南。相傳為孔子出生地。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尼圣(對孔子的尊稱);尼軻(孔子和孟子的并稱);尼聃(儒家創始人仲尼和道家創始人老聃的并稱);尼首(謂人頭像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4) 另見 nǐ
基本詞義
◎ 尼 nǐ
〈動〉
(1) 阻止;阻攔 [impede]
淫囂不靜,當路尼眾。——《墨子》
(2) 又如:尼行(停止或阻止前進);尼阻(阻止,阻礙)
(3) 另見 ní
尼字的辭典解釋
本是梵語陰性語尾。如比丘尼、沙彌尼。漢語用來泛稱出家女眾。如:「僧尼」、「削發為尼」。《聊齋志異·卷五·武技》:「才一交手,尼便呵止。」
姓。如明代有尼養德。
康熙字典解釋
尼【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2畫
《廣韻》《集韻》《韻會》??女夷切,音泥。《說文》從後近之也。從尸匕聲。《徐鍇曰》尼猶昵也。《廣韻》又和也。
又先師孔子仲尼。《家語》顏氏禱於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尼丘,山名。
又女僧也。《釋典》有比丘尼。
又《集韻》《類篇》尼質切《韻會》《正韻》女乙切,??音匿。《爾雅·釋詁註》尼者,近也。引尸子,悅尼而來遠。《孔穎達曰》尼,近也。通作昵。
又《五音集韻》乃禮切,音伱。《爾雅·釋詁》尼,定也。《註》止也。止亦定也。《孟子》止或尼之。今讀泥去聲,義同。尼猶曳止之也。別作柅。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尼【卷八】【尸部】
從後近之。從尸匕聲。女夷切
說文解字注
(尼)從後近之。尼訓近。故古以爲親暱字。高宗肜日曰。典祀無豐于尼。釋文。尼女乙反。尸子云。不避遠尼。尼、近也。正義。釋詁云。卽、尼也。孫炎云。卽猶今也。尼、近也。郭璞引尸子。悅尼而來遠。自天寶閒衞包改經尼爲昵。開寶閒陳諤又改釋文尼爲昵。而賈氏羣經音辨所載猶未誤也。尼之本義從後近之。若尼山乃取於圩頂水澇所止。屔之假借字也。孟子。止或尼之。尼、止也。與致遠恐泥同。泥濘之假借字也。從尸。匕聲。女夷切。古音葢在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