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鈐印造句

    “鈐印”的解釋

    鈐印[qián yìn] 鈐印 鈐印 (qián yìn ),中國古代官方文件或書畫、書籍上面的印章符號。書法作品落款完成后,算是整體創作完成。其意義在于表明所屬者對加蓋印章之物的擁有權、使用權或認可。通俗意即“蓋印章”,是書畫等作品在即將完成時的最后一個關鍵步驟,這是中國獨有的特色藝術。鈐印始于北宋蘇東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一幅書畫作品用印得當,能夠“錦上添花”,反之則會弄巧成拙。
    用“鈐印”造句 第1組

    1、在此基礎上,又以他的作品、畫論、鈐印為依據,進一步探索邊氏的繪畫美學思想。

    2、建武一直對章法、落款、鈐印的運用特別講究,所費的心思不在主體部分創作之下。

    3、畫上署上款“淑萍夫人清玩”,落名“季康”,鈐印“寧復”朱文、“季康”白文,右下角押“一切惟心造”朱文閑章。

    4、上款“邦勝先生雅正”,落名“陳含光篆”,鈐印“暖暖內含光”朱文、“廣陵陳仲子”白文。

    5、圖章也是請榮寶齋的篆刻家宋學偉仿刻好鈐印上去的。

    6、凡題跋之高寬、鈐印之位置、文字損蝕或論脫處,悉照原本備載,從唐代至晚清,均是名家名跡。

    7、但也有一些鈐印草率、使用劣質印泥和不入流印章的現象隨處可見。

    8、他以為,書法之美已充分表現于波磔點畫中,鈐印未免多此一舉。

    9、臨書落上款“魯卿一兄大人正”,署名“弟胡炳益”,鈐印“胡炳益印”白文。

    10、落款則完全依照中國水墨畫的款識形式,題字鈐印,不再簽署“TK”了。

    用“鈐印”造句 第2組

    11、自藝術角度觀之,許多拓片本身即為優秀的藝術作品,尤其是收藏者的題跋及鈐印,往往使得這些拓片更具美學上的價值。

    12、人們通過把簡牘文書或物品以繩捆扎,在繩結處回檢木,上封蓋有鈐印的膠泥塊,以防泄密、備檢核,古人謂之“封泥”。

    13、郭文后附表中,亦列姚氏父女事,惟其所舉,皆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拓本上相關鈐印,故稍錄羅氏之記附此。

    14、但印譜拓制成帙,又是一個繁瑣、復雜的過程,它不僅對印泥、紙張等有極高的材料標準,對鈐印、拓款、裝訂等工藝技巧也要求甚嚴。

    15、展覽中那些年代久遠、印制稀少、鈐拓精良、名家遞藏、名人題跋的珍善印譜,通過朱鈐印面、烏拓邊款、墨書題跋,無不給大眾帶來了高度的藝術審美享受。

    16、有一次,與幾位朋友在他家小聚,鋪紙研墨,盡興揮灑,寫罷略感遺憾,沒帶印章,無法鈐印

    17、當內侍將詔稿跪陳皇案,隆裕太后一邊執閱,一邊淚如雨下,閱畢,顫抖著將詔稿交給內務大臣鈐印御璽,當庭宣讀退位詔書。

    18、運用了寫意、潑墨、潑彩、工筆等多種國畫表現手法,并用真、草、隸、篆、行等各種書體題寫書中詩詞曲賦聯穿插其間,并鈐印三千余方。

    19、胡適的這組“丁未存稿”共有5頁信箋,稿末署有“小侄骍第一次寫稿,計詞一首,詩九首”,并鈐印“適之”。

    20、創作的過程中,他又將75首禪宗詩詞,189句禪詩選句、名言,216方鈐印加入作品中,和達摩像一起組成了扇面圖案。

    用“鈐印”造句 第3組

    21、譚文瑞叔叔哲嗣譚孜兄,昨天短信告訴我,老爺子的書,已鈐印,讓我去取。

    22、那些畫稿,姜先生一一過目,看得仔細,從整體布局、立意結構到起筆落筆,甚至對鈐印位置、大小所涉瑕疵也直言不諱。

    23、題款有兩方面內容,在畫上題寫詩文叫題,記寫年月、姓名、別號和鈐印為款。

    24、根據書寫的內容,選擇作品的尺幅和形式,確定行距與字距,預留釋文和署款、鈐印的位置等等。

    * 在線查詢鈐印造句,用鈐印造句,用鈐印組詞造句,包含鈐印的句子。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