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讀 ?的意思
“?”字共有1個讀音:
[rán]

漢字 | ? |
---|---|
讀音 |
|
注音 | ㄖㄢˊ |
部首 | [舌] 舌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4 |
異體字 | ? 舑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擴展A U+4459 |
其它編碼 | 五筆:tdmf 倉頡:hrbmm 鄭碼:milb 四角:27650 |
筆順編碼 | 3122512511 |
筆順筆畫 | ノ一丨丨フ一丨フ一一 |
?字的意思
?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
tān ㄊㄢ
〔?舕〕吐舌貌。其它字義
● ?
rán ㄖㄢˊ
〔舚?〕同“舚”。其它字義
● ?
tiàn ㄊㄧㄢˋ
同“?”。舔。英語 put out the tongue; (same as U+3401 ?) to lick; to taste
?字的詳細解釋
?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舌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他酣切《集韻》他甘切,??音耼。《廣韻》舌吐也。《集韻》舚?,吐舌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熊?舕以齗齗。
又《集韻》吐濫切,音賧。
又《類篇》他念切,音栝。
又《廣韻》女鹽切,音??。義??同。《集韻》亦作舚??。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三】【??部】
舌皃。從??省。象形。??,古文?。讀若三年導服之導。一曰竹上皮。讀若沾。一曰讀若誓。弼字從此。他念切文三重三
說文解字注
(?)舌皃。魯靈光殿賦。玄熊?舕以齗齗。善曰。?舕、吐舌皃。吐玷吐暫二切。按?葢卽?之俗也。從??省。象形。象形者、謂?象吐舌也。從??省者、謂人也。舌岀於??外。故內谷外舌。他念切。七部。
(??)古文?。讀若三年導服之導。士虞禮注曰。古文禫或爲導。檀弓、喪大記注皆曰。禫或作道。是今文禮作禫。古文禮作導。鄭從今文。故見古文於注。許從古文、故此及木、穴部皆云三年導服。而示部無禫。今有者後人増也。導服者、導兇之吉也。棪、突、?讀若導服。皆七八部與三部合韻之理。不於上文?下言之者、以舌皃之讀別下文竹上皮之讀。使人易了也。不云讀若導而云三年導服之導者、三年導服之導古語葢讀如澹。故今文變爲禫字。是其音不與凡導同也。一曰竹上皮此別一義。竹上靑皮。顧命。禮器、聘義皆謂之筍。筍筠古今字。讀若沾。沾古之添字。他兼切。一曰讀若誓讀沾又讀誓。此七八部與十五部合韻之理。弼字從此。謂弼字從??爲聲也。弜部作??。然則從?者小篆。從??作??者古文也。
* 網站為您提供?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