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百穫的讀音 一樹百穫的意思
【解釋】樹:種植。種一次收獲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 一
- 樹
- 百
- 穫
“一樹百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 shù bǎi huò]
- 漢字注音:
- ㄧ ㄕㄨˋ ㄅㄞˇ ㄏㄨㄛˋ
- 簡繁字形:
- 一樹百獲
- 是否常用:
- 否
“一樹百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種一次收獲百次。常喻培植人才獲益長遠。辭典解釋
一樹百獲 yī shù bó huò ㄧ ㄕㄨˋ ㄅㄛˊ ㄏㄨㄛˋ 比喻培植人才收效長遠。
《管子.權修》:「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網絡解釋
【解釋】樹:種植。種一次收獲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
【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一樹百穫”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樹】:1.木本植物的總稱:“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2.門屏。《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鄭玄?注:“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3.種植﹑栽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生,而樹麻與菽。”4.建立。《書經?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李白《與賈少公書》:“白不樹矯抗之跡,恥振元邈之風。”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貨。百科全書。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精神百倍。百聞不如一見。
【穫】:1.“獲”的繁體字。2.收割莊稼。《書·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孔穎達·疏:“其秋大熟,未及收穫。”3.泛指刈割、砍伐。唐·韓愈《潮州祭神文》之二:“稻既穟矣而雨,不得熟以穫也。”參見“穫薪”。4.收成,收獲。《國語·吳語》:“以歲之不穫也,無有誅焉。”韋昭注:“穫,收也。”三國·魏·曹植《棄婦詩》:“晚穫爲良實,願君且安寧。”
“一樹百穫”的相關詞語
* 一樹百穫的讀音是:yī shù bǎi huò,一樹百穫的意思:【解釋】樹:種植。種一次收獲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種一次收獲百次。常喻培植人才獲益長遠。辭典解釋
一樹百獲 yī shù bó huò ㄧ ㄕㄨˋ ㄅㄛˊ ㄏㄨㄛˋ比喻培植人才收效長遠。
《管子.權修》:「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解釋】樹:種植。種一次收獲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
【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樹】:1.木本植物的總稱:“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2.門屏。《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鄭玄?注:“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3.種植﹑栽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生,而樹麻與菽。”4.建立。《書經?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李白《與賈少公書》:“白不樹矯抗之跡,恥振元邈之風。”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貨。百科全書。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精神百倍。百聞不如一見。
【穫】:1.“獲”的繁體字。2.收割莊稼。《書·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孔穎達·疏:“其秋大熟,未及收穫。”3.泛指刈割、砍伐。唐·韓愈《潮州祭神文》之二:“稻既穟矣而雨,不得熟以穫也。”參見“穫薪”。4.收成,收獲。《國語·吳語》:“以歲之不穫也,無有誅焉。”韋昭注:“穫,收也。”三國·魏·曹植《棄婦詩》:“晚穫爲良實,願君且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