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年的讀音 丁年的意思
丁年 丁年中國古代關于男子成丁年齡的規定。服徭役一般以成丁為條件,課稅也因成丁與否而有別。成丁年齡歷代有所不同。晉、明、情為16歲,秦、南朝的宋、金為17歲,南朝的齊、隋初為18歲,宋為20歲,唐初為21歲,漢為23歲(景帝時改為20歲)。
- 丁
- 年
“丁年”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īng nián]
- 漢字注音:
- ㄉㄧㄥ ㄋㄧ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丁年”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丁年 dīngnián
[age attained one's majority] 成丁的年齡
辭典解釋
丁年 dīng nián ㄉㄧㄥ ㄋㄧㄢˊ 丁壯之年,即滿二十歲。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丁年奉使,皓首而歸。」
唐.溫庭筠〈蘇武廟〉詩:「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網絡解釋
丁年
丁年中國古代關于男子成丁年齡的規定。服徭役一般以成丁為條件,課稅也因成丁與否而有別。成丁年齡歷代有所不同。晉、明、情為16歲,秦、南朝的宋、金為17歲,南朝的齊、隋初為18歲,宋為20歲,唐初為21歲,漢為23歲(景帝時改為20歲)。
“丁年”的單字解釋
【丁】:[dīng]1.天干的第四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四。2.人口:人丁。丁口。3.指成年男子或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壯丁。園丁。4.遭遇;碰到:丁憂。5.蔬菜、肉類等切成的小方塊:肉丁。黃瓜丁。[zhēng]〔丁丁〕擬聲詞。伐木聲。
【年】:1.時間的單位,公歷1年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每4年有1個閏年:今年。去年。2.用于計算年數:三年五載。在廣州住了兩年。3.每年的:年會。年鑒。年產量。4.歲數:年紀。年齡。忘年交。益壽延年。5.一生中按年齡劃分的階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時期;時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莊稼的收成:年成。年景。豐年。歉年。8.年節:新年。過年。給大家拜年。9.有關年節的(用品):年糕。年貨。年畫。10.姓。
“丁年”的相關詞語
* 丁年的讀音是:dīng nián,丁年的意思:丁年 丁年中國古代關于男子成丁年齡的規定。服徭役一般以成丁為條件,課稅也因成丁與否而有別。成丁年齡歷代有所不同。晉、明、情為16歲,秦、南朝的宋、金為17歲,南朝的齊、隋初為18歲,宋為20歲,唐初為21歲,漢為23歲(景帝時改為20歲)。
基本解釋
丁年 dīngnián
[age attained one's majority] 成丁的年齡
辭典解釋
丁年 dīng nián ㄉㄧㄥ ㄋㄧㄢˊ丁壯之年,即滿二十歲。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丁年奉使,皓首而歸。」
唐.溫庭筠〈蘇武廟〉詩:「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丁年
丁年中國古代關于男子成丁年齡的規定。服徭役一般以成丁為條件,課稅也因成丁與否而有別。成丁年齡歷代有所不同。晉、明、情為16歲,秦、南朝的宋、金為17歲,南朝的齊、隋初為18歲,宋為20歲,唐初為21歲,漢為23歲(景帝時改為20歲)。
【丁】:[dīng]1.天干的第四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四。2.人口:人丁。丁口。3.指成年男子或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壯丁。園丁。4.遭遇;碰到:丁憂。5.蔬菜、肉類等切成的小方塊:肉丁。黃瓜丁。[zhēng]〔丁丁〕擬聲詞。伐木聲。
【年】:1.時間的單位,公歷1年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每4年有1個閏年:今年。去年。2.用于計算年數:三年五載。在廣州住了兩年。3.每年的:年會。年鑒。年產量。4.歲數:年紀。年齡。忘年交。益壽延年。5.一生中按年齡劃分的階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時期;時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莊稼的收成:年成。年景。豐年。歉年。8.年節:新年。過年。給大家拜年。9.有關年節的(用品):年糕。年貨。年畫。10.姓。